不負重托 不辱使命

時間:2012-11-16 13:38   來源:濟南日報

  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就是要悉心傾聽人民呼聲,滿足人民期盼,讓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責任重於泰山,事業任重道遠。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在15日新一屆中央政治局常委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就中國共産黨肩負著對民族、人民和黨的重大責任作出深刻闡釋———

  對民族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接過歷史的接力棒,繼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使中華民族更加堅強有力地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對人民的責任,就是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産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對黨的責任,就是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

  這莊嚴的宣示,是8200萬黨員的心聲,也是13億人民的心聲。在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刻,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肩負著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重任,一定會不負人民重托、不辱歷史使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就是要悉心傾聽人民呼聲,滿足人民期盼,讓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打鐵還需自身硬”。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就是要繼續從嚴治黨,把我們的黨建設好。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指出,我們黨對已經取得的成就要“自豪而不自滿”,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黨記憶體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尤其是一些黨員幹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要警醒起來、行動起來。“責任”二字重千鈞。習近平總書記飽含深情、樸素而深刻的講話,再次警醒全黨同志要敢於負責、勇於擔當,要自覺、自省、自信。

  自覺堅持以人為本。全黨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讓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時刻把人民利益放在心裏,永遠為群眾謀幸福。

  自省我們自身不足。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黨要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就必須直面自身建設中的各種不足和風險挑戰,從嚴治黨。共産黨人的腰板直、骨氣硬,才能繼續贏得群眾的信賴和擁護。

  自信人民的力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深知,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90多年來的歷程證明:只有植根于群眾,為實現群眾利益不斷奮鬥,我們黨才能從勝利走向勝利。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黨櫛風沐雨、歷經坎坷,雖然不同時期的工作任務不盡相同,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始終如一,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一切服務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群眾著想的工作方針始終不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産黨人一切行動的出發點、落腳點和歸宿,也是我們黨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為了人民的利益,我們贏得了全國人民衷心擁戴;為了人民的利益,我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歷史性成就,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曙光。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麗事業正處於負重爬坡的關鍵階段,我們中國共産黨人有壓力,但決不畏懼;有挑戰,但決不退縮。自覺、自省、自信,是“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的動力之源。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最大的任務就是要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堅定信心,意氣風發,銘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國的巨輪已經從新的起點起航,我們正在路上。不負重托、不辱使命,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的事業一定會更加生機勃勃。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人民!(慎海雄)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