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把“人民”舉過頭頂折射謙衝、自信與堅定

時間:2012-11-09 14:07   來源:人民網

  11月8日這一天,中外媒體都睜大眼睛細細解讀胡錦濤總書記擇要宣讀的十八大報告。儘管中共代表大會已經是第十八次召開,但是在人類歷史上,罕有一次會議引來全球如此眾多和熱切的目光,因為這次大會,關乎中國未來五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走向。而在世界的天平上,中國的份量、中國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不容忽略。

  儘管是一個政黨的代表大會,但是,在這份被全黨甚至全國各個層面仔細深入研討後形成的報告中,我們卻反覆和頻繁地聽到一個響亮的字眼:人民。

  僅僅在最後談及黨建等的部分,“人民”二字就出現了20次之多。胡錦濤言之諄諄:“全黨必須牢記,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黨才能始終立於不敗之地”;“任何時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反對腐敗、建設廉潔政治,是黨一貫堅持的鮮明政治立場,是人民關注的重大政治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對黨造成致命傷害,甚至亡黨亡國”;“必須增強宗旨意識,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從這篇把“人民”舉過頭頂的報告中,我們聽出了謙衝、自信和堅定。

  謙衝,體現在以公僕的姿態坦率而坦誠地回應人民關切的一切熱點問題,不繞開焦點,不回避難點。不管是人民生活水準、貧富差距、社會公平正義問題,還是政治體制改革以及執政黨反腐問題,報告都用了大量篇幅正面回應。中國社會正在走向利益分化和觀點多元,執政黨敢於傾聽、正視並回應這一挑戰,並尋求社會共識的最大公約數,從中汲取正能量,是中國未來的最大希望所在。

  自信,體現在對過去五年乃至十年執政歷程恰如其分的評價,對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清醒把握。報告既不抹煞巨大成就,特別是“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出一系列緊密相連、相互貫通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更新了以人為本的中國現代化之路。更不諱言不足、困難和嚴峻挑戰,“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收入差距“依然較大”,腐敗的“易發多發”。事實上,辯證地看,不發展,這些問題不會出現;而發展起來之後問題更多,也必須在發展中解決。

  堅定,是面對憂患的無所畏懼,是在挑戰與問題面前提出積極而有效的解決之道,是選擇了科學發展路徑之後的毫不動搖。比如,報告提到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也引人注目地提到了“要更加注重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目前,黨的執政能力面臨社會矛盾多發、群體利益訴求多元的挑戰,能不能攻堅克難、化解矛盾,事關黨的生死存亡。如果説小平當年通過改革開放打破舊體制,是革故,是“破”,那麼今後十年可能就是一個鼎新的過程,是“立”的過程。鼎新有時比革故更難。十八大報告以不容置疑的堅定語氣,提出了讓人耳目一新的“兩個凡是”:“凡是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決策都要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做法都要堅決防止和糾正”,對照改革開放前夕的舊“兩個凡是”,我們不禁感慨係之。執政黨的執政方式顯然正在朝現代化的方向轉變。

  這份報告新意迭出、亮點頗多,特別是在因應中國社會多元化訴求的層面,在改革的關鍵環節有了實質性突破,這讓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在期望的同時,也平添了飽滿的信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