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力量 攻堅克難

時間:2012-07-30 10:24   來源:廣州日報

  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儀式23日上午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發表重要講話。胡錦濤強調,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改革開放,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

  十六大以來,我們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躋身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戰勝突如其來的非典和特大地震,建立全球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人民生活水準有了顯著提高,綜合國力名列世界前茅……透過這些“中國奇跡”,探尋動力源泉,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跡可循。

  “旗幟引領方向,旗幟凝聚力量”。實踐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植根國情、順應潮流、符合民意的強國之路、富民之路。從改革開放之初的“摸著石頭過河”,到現在改革路徑的越來越清晰,靠的就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仍然要堅持這一“中國道路”不動搖,推進改革開放。這是方向問題,也是事關道路的選擇問題。

  不可否認,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和深入,也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和挑戰,圍繞著改革開放出現了不同的聲音,乃至雜音、噪音:改革帶來的利益結構調整使一些人受益的同時也使一些人利益受到損害,出現了貧富差距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面對驕人的數字成績,某些群體容易滋生“盛世心態”,固步自封;時代不同了,老百姓的要求也不同了,對改革開放的期望也更高了,政府在社會保障、醫療、教育、住房等方面的改革,離人民想達到的最滿意程度仍有一定的距離;有些人抽象地談到改革開放,高舉雙手贊成,然而一旦具體到某個領域、某個行業的改革,則很容易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場,阻礙改革的推進……這些困難和挑戰,提醒著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仍會遇到各種風險,堅持改革開放仍是長期的任務,克服困難和挑戰仍需要我們擰成一股繩,下定決心,不鬆懈、不動搖、不折騰,繼續往前走。

  其實,改革開放的道路本身就充滿各種曲折,出現思想的困惑以及各種不同的聲音也很容易理解,比如説改革初期是人人受惠,但現在改革發展成果有時難以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再比如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在改革開放初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這種發展模式走到了盡頭,必須要轉型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來之不易,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必須正視這些困難和挑戰,在發展和前進中解決問題。

  當下,改革進入“深水區”,深度和難度加大,困難和風險並存,尤其需要我們統一思想,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只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毫不動搖地堅持改革開放,我們就有能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克服一切困難和挑戰。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擰成一股繩,堅定篤行,攻堅克難,我們必將不斷拓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更加恢宏壯闊的美好前景。(李龍)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