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幹部作風建設的“三關”

時間:2012-07-30 10:26   來源:人民日報

  作風,是指一個人、一個單位乃至一個政黨、一個社會在一定時期內形成的習慣、風尚與習氣,是帶有整體性的精神狀態和思想傾向,以及與此相適應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作風反映素質,體現能力,關係形象。我們黨作為執政黨,加強作風建設,培育良好作風,不僅關係黨的執政地位的鞏固,而且關係黨和國家事業的興旺發達。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必須把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應當注意把好“三關”。

  把好選拔任用關。注意把好入口關,選拔作風好的幹部,不僅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能夠産生導向作用和示範效應。這就需要全面客觀地考察評價幹部的德才情況和作風狀況:既看文憑和學歷,又看實際能力;既看平時表現,又看關鍵時刻表現;既看工作業績,又看工作作風。當前,尤其需要注意認真聽取各方面特別是群眾的意見。因為真正熟悉幹部德才情況和作風狀況的人,往往是那些與其長期共事共處、知根知底的人。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幹部成長工作的地方,廣泛了解,仔細體察,才能全面深入地了解幹部的德才情況和作風狀況。同時,還應認真貫徹執行黨管幹部原則和民主集中制,堅決反對選人用人上的“一言堂”、“家長制”。因為事實證明,個人或少數人説了算是導致幹部誤用的一大根源。

  把好教育管理關。良好作風的形成,僅靠個人自覺是不夠的。幹部的好作風來自哪?來自幹部個人的實踐鍛鍊、品德修養,也來自組織的教育管理。有的幹部在提拔之初能夠做到謙虛謹慎、埋頭苦幹,時間長了卻逐漸沉淪甚至變質。這當然主要是由其自身放鬆主觀世界改造、經不住風險和考驗引起的,但也與有關部門疏于教育管理不無關係。毋庸諱言,目前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對黨員幹部的教育管理尤其是經常、嚴肅、有效的批評規誡還很不夠,甚至已經發現了幹部的毛病卻不敢批評規誡,而是一味遷就照顧,結果既害了幹部本人,又影響黨的形象和威信。因此,嚴把教育管理關是加強幹部作風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把好監督約束關。良好作風的形成,離不開個人的不懈努力、組織的教育管理,也離不開必要的監督約束。事實同樣證明,幹部能夠自覺接受監督約束,各方面能夠有效監督約束,作風就比較好,反之就差。從現實情況看,幹部對待監督約束的態度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比較自覺的,能夠正確認識和主動接受監督約束;一類是不很自覺的,嫌麻煩、不情願,時好時壞;一類是排斥拒絕的,把監督約束當作“找茬”,企圖脫離和遠離監督約束。毫無疑問,有這後兩種情況的幹部,十有八九要出毛病。從這個意義上説,加強幹部作風建設,不能不把好監督約束關。而把好監督約束關,既包括加強組織的監督約束,也包括加強群眾、輿論和社會各方面的監督約束。(隋繩武)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