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透明比花錢多少更重要

時間:2012-07-19 10:50   來源:西安晚報

  2009年起,江蘇開始全面更換高速公路相關標誌。江蘇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錢國超披露,全省共更換了1.9萬塊標牌,花費2億元左右。這引起了很多網民的不解:一個公路標牌,一塊竟然要1萬多元?(7月18日《現代快報》〉

  一塊公路標牌何以要花1萬多元,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從指示牌需要雙向設置、一塊指示牌的面積和材質以及需要貼夜間反光膜等方面作了較為詳盡的解釋。

  這番解釋固然可以打消網友的部分疑慮,卻還不能令人完全信服。因為就有經營高速公路指示牌的廠家明言,招投標價格比出廠價格要高得多。這就叫人大惑不解,招投標制度是為引入公平競爭、提高政府採購規模效益而採取的措施,現在,怎麼招投標的價格都如此之高呢?

  更換全省範圍內高速公路的標牌,是一項牽涉面極大的工程。花好這筆錢,是為民眾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需要,同時也是公共支出必須體現公平、效率原則的客觀要求。江蘇省為更換1.9萬塊標牌而花費2億元之所以引起人們的質疑,原因就在於對於如此浩大的一項標牌更換工程,耗費龐大的公共資金,民眾卻對此毫不知情,完全是由有關部門在運作。這也就怪不得現在有關部門一“報賬”,網友無不為之咋舌。

  對於更換全省高速公路指示牌這項政府採購活動來説,相關部門花的錢,無疑源自納稅人貢獻的財政收入,這筆資金的公共性,決定了民眾對類似公共採購的知情權、參與權與監督權。

  從根本上扭轉公共資金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唯有增強公共財政支出決策的民主性,讓公共財政實至名歸。在這方面可採取的途徑有多種,例如建立健全能切實體現民意的聽證制度、陽光透明的招投標制度等,有了民眾的廣泛民主參與,政府怎麼花錢、花多少錢,人們心中有數,自然也就不會在一個個“天價報帳單”面前瞠目結舌。(屈正州)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