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二線”別成了吃空餉的代名詞

時間:2012-07-10 13:3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湖北省武穴市教育局嚴重超編引起廣泛關注。記者日前實地調查發現,該局核定編制54人,實際在崗75人,還有40人“退二線”,基本不用上班,超編一倍左右。一個縣級市的正科級單位何以嚴重超編,暴露出基層編制管理的種種問題。(7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 

  武穴市教育局大量人員“退二線”,不用上班,卻佔用編制,導致該單位嚴重超編。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因為,許多地方都在執行這樣“退二線”的政策。 

  現實中,這樣的情形已不是新聞。今年月,浙江省永康市在《永康日報》通報了機關事業單位自查出192名“在編不在崗”的人員。這其中,相當一部分就是“退二線”吃空餉的人,而這其實是一些地方的“政策”或者“內部規定”允許的。按相關規定,永康市的中層幹部,到了一定年限必須讓出行政崗位,給年輕幹部升職機會。跟永康市一樣,現在通常在省級機關,廳級單位的處級幹部只能當到55歲;市縣局級機關科級幹部幹到50歲,距國家退休年齡相距甚遠。這些到年齡的人,往往退居二線,改為非領導職務(即“退二線”“改非”),此外一些年紀大、時間長的人會以相關級別的“調研員”“巡視員”之類的待遇,以便其能順利地從現有的工作崗位上挪出位子來,這些人通常情況下是可以不用到原單位上班的。 

  “退二線”如此盛行,自有其道理。在現實中,財政編制應該算是鐵飯碗,一旦捧上,只要不犯法、不犯大錯,編制就可以跟著人走,很難被端掉。而工作時間一長,缺乏進取精神、敬業精神的問題往往日益突出,這樣的群體,對於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領導來説往往是燙手的山芋。人情世故和現行制度的缺陷交織作用在一起,對這種現象幾乎很難進行大刀闊斧改革。於是,出於短期的考慮,為了騰出工作崗位,為了照顧那些工作年限較長的人,各地就想出變通的辦法,把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提前,讓一部分先退下來,由其他的人來頂替他們的工作。為了不引起上級單位、相關部門的追究,就稱之為“改非”“退二線”“內退”,其實就是退休不做事,照拿工資,是一種事實上的退休。 

  在局外人看來,這樣做的確不公,不做事卻享受工資照發的待遇;在局內人看來,這就是編制帶來的最大好處,雖然一些地方的機關、事業單位工資並不高,能享受到提前退休,退休金有保障的待遇,這是編制最大的“隱性福利”。這也解釋了許多人寧可暫時沒有編制也要排隊等候的原因。 

  諸如此類的“退二線”實質上是突破相關政策底線的“提前退休”。讓公務員提前離崗,工資照發不誤,相應的再從社會上招考人員進行補充,額外增加了相應人員的工資,增加了財政負擔,一個鄉鎮不多,一個縣不多,但是全國累計起來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如此輕鬆自在的“退二線”,實際上是制度性的吃空餉。其中核心的一點是編制所導致的身份固化,因為缺乏必要與嚴格的獎懲機制,最終導致“能上不能下”“能進不能出”成為一個頑疾。 

  中國正進入老齡化社會,如何在公平正義的基礎上設定合理的退休年齡,科學有序開發勞動力資源的潛力,正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在這樣的現實語境下,率先消除體制內外退休制度的不公平現象,才能真正凝聚社會共識,共同為實行更為合理的退休制度掃清現實障礙。因此,針對享有編制就享有退休特權與特殊福利的相關制度改革的緊迫性就日益突顯。(尹於世)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