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臉,還是要“形象”

時間:2012-07-03 13:45   來源:錢江晚報

漫畫/朱慧卿

  難道臉和形象不是一回事?如果不是出了“鐵道部形象片新聞”,真不會想到這會是一個問題。6月27日,審計署公佈了2011年度財政支出情況,報告顯示,鐵道部在未按規定招標的情況下,投資1850萬元,請張藝謀拍攝宣傳片《中國鐵路》,片長五分鐘,平均每秒鐘耗資6.16萬元,網友稱其質價不符。業內人士稱,該片大量視頻可用素材資料,十幾萬就能拿下。還有人算過,1850萬元,足夠拍4部《舌尖上的中國》,或兩部《失戀33天》,或一部半《桃姐》。有人稱預算應該經過層層盤剝,張藝謀拿到的不過區區數百萬。從審計報告公佈到昨天,已經5天過去了,鐵道部還沒有作出回應,公眾至今不清楚對此他們到底打算怎麼辦。

  《中國鐵路》是前任部長劉志軍任上拍的。也許在劉志軍看來,我拍一部宣傳片,我的或鐵道部的形象就樹立起來了。其實不是。形象不是宣傳出來的,至少不完全是宣傳出來的。形象好不好,一是取決於你要不要臉,如果只要形象不要臉,最終是不會有好形象的——一邊貪腐,一邊拍宣傳片塑造形象,臉和“形象”就分成兩張皮了,即“二皮臉”。

  形象好壞,還取決於公眾是否認可。宣傳是一種説服,你説了,人家可能服,也可能不服。主要不是看你自己的宣傳,而是看你怎麼做;尤其是鐵道部這樣的公用事業部門,做什麼,做得好不好,公眾都看在眼裏,不存在酒香巷子深的問題;做,是最有説服力的“宣傳片”。 《中國鐵路》形象宣傳片是2010年第七屆世界高鐵大會開幕式影片,片子裏字幕打出一連串數字,表明高鐵的建設速度、運作速度、投資規模、營業總里程等。也許這對高鐵出口有幫助。但是,再多再精美的宣傳片,一場溫州動車事故,就可以把宣傳變成反宣傳。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宣傳的效果不是取決於宣傳者的動機,取決於被宣傳者是否認可。

  在網上幾個知名視頻網站,至少可以欣賞到三部鐵路宣傳片。除了張藝謀拍的5分鐘長度的《中國鐵路》,還有一部11分半鐘的《和諧鐵路》,一部8分半鐘的《和諧鐵路,創造美好生活新時空》。《和諧鐵路》中,隨著《我愛你,中國》的深情旋律,相繼出現天安門、長城、黃河、布達拉宮等畫面。不知道的以為劉志軍多麼愛中國,愛中國人民,後來才知道他愛的不是人民,是人民的幣。不知道另外兩部片子花了多少錢。

  鐵道部的形象被劉志軍、張曙光等貪腐者搞壞了,他的繼任者如果想有所作為,想重塑鐵道部的社會形象,那麼,這次的宣傳片費用疑雲,是一個機會。通過查清這1800多萬元的宣傳片費用的去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向公眾表明,鐵道部不再是昨天的鐵道部了;加上其他努力,臉和“形象”就會慢慢合二而一。

  6月27日審計報告發佈到昨天,中間有一個雙休日,除去審計報告發佈當天,只有兩個完整的工作日——我們不知道鐵道部是否對此事會向公眾作出回應。回應是一種形象,不回應也是一種形象。並不是説,不回應,就不存在形象問題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