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飯書記”是官場生態的一個透視鏡

時間:2012-06-28 14:58   來源:揚子晚報

  一位縣委書記吃盒飯的鏡頭,在微博上以《最平民才最美:盒飯書記》熱傳(6月27日《海峽導報》)。

  一個人民的公僕,吃一餐盒飯,就成為新聞,這固然是對書記本人的褒獎,但對官員群體來説,卻是不大妙的評價。此中大有意味啊。

  這種意味,官員們未必不懂。我敢肯定地説,喜歡大吃大喝浪費公帑的官員肯定有,並且還很可能不少。但我也敢肯定地説,並不是所有的官員都是這樣,至少有相當數量的官員不願意大吃大喝。僅從最原始的身體角度而言,吃喝吃出多少富貴病,如果從政治角度來説,大吃大喝也有損形象。再者,官場的吃喝有時候是一種程式,是一種工作,吃喝也累呀,這是“與外人不足道的”。我相信,不少官員是絕無矯情地表示:王八蛋才想這樣吃喝呢。但是,想不吃行嗎?

  領導來了,對下屬來説,是一個近距離表示的機會。靠什麼?有一句話説的好,“當下中國還沒有什麼比酒更能最有效地表達感情的方式”。如果不高標準接待好,你是什麼意思?讓領導想多了可不是玩的。反正也不是花的自己的錢。如果領導不給下屬這個機會,一怕被説作秀、夾生,二是怕被認為不好接近。怎麼辦?從了吧。上級部門的工作人員下來了,越是職位不高位置高的人,你越不敢怠慢,他心裏説不定很計較呢,寧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至於兄弟單位的同行來了,你不好好接待,就是不給人家面子。你還想在這一行混嗎?

  我揣度,盒飯書記的出名與走紅,非其所願。發微博的人是“自發”還是“自覺”也難講。在我看來,對“盒飯書記”,不必過度闡釋,更不要過度打擾。不過,既然出名了,這樣也好,第一從網民們的支援來看,這是一種來自民間的最真切的期待,希望這樣的盒飯書記越多越好。第二,也讓官員們看看,吃個盒飯網民們都圍觀起鬨,可見平時有多高高在上。第三,既然吃盒飯老百姓反響不錯,那以後就盡可能地多吃點盒飯簡餐吧,這在客觀上也有助於從大吃大喝中解放出來。

  有時候官場上的事情,也與民間風氣相關。很難説是誰影響了誰,這是一個融合互動的關係。我們一味地批評官風不正,固然不錯。但如果我們在評價時,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或許會對官場産生良性的矯正作用。官場規則的強勢,具有一定的導向性和輻射性,但如果民間風氣清正,也對官場有懾迫和反作用。正如人民日報近期所發的系列“時代價值觀”的評論所説的:警惕精緻的利己主義;擯棄狹隘的極端主義;告別庸俗的消費主義;走出詭辯的相對主義;遠離不加分析的懷疑主義,我們在評價官人官事、憤世嫉俗的時候,有沒有這類不正常的傾向?

  希望官場發生變化,作為期待者本人本身,也應有一定的品格和姿態。對盒飯書記,我們不能捧殺,上升至“最美”云云,也不必棒殺,稱之為虛偽的作秀云云。就是一餐盒飯而已,不必過度解讀,但可以肯定支援。明天有事要吃大餐了,書記也請坦然點;以後想吃簡約清淡點,也不必扭捏。剛開始可能不適應,時間長了就好了。這本身就是在為凈化官場風氣作掙扎努力。不必運動式的推廣,但也不必羞于仿傚。少坐點車,少吃少喝一點,少折騰一些,少端些架子,少些距離,少些排場,都是貢獻。

  百姓希望官風迅即清正,這是理想。對於身陷官場的人來説,各盡所能互相扶持互相體諒互相鼓勵互相減負,這是正解。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