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感受是“晴雨錶”

時間:2012-03-05 10:04   來源:人民網

  在歷年的兩會熱點網路調查中,和司法體制改革有關的話題一直很熱。涉及多項司法職權配置的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也將由本次人大會議審議。在今年的兩會上,司法改革備受關注。

  2008年開啟的新一輪司法改革中,剛剛過去的一年無疑是豐收的一年:加強對偵查、審判和執行活動的法律監督,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深化司法公開,推進量刑規範化……這標誌著本輪司法改革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也讓人民群眾更多感受到法治帶來的堅實保障。

  在這一過程中,傾聽民意,回應關切,成為這一輪司法改革的重要驅動力。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群眾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長,司法工作遇到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現行司法體制機制中存在的不完善、不適應問題愈加明顯。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滿足群眾需求,是我國司法環境得以不斷改善的驅動所在。 

  人民感受是司法改革的風向標,回答了“改了什麼”、“為何這樣改”的問題。針對群眾關注較高的“同案不同判”問題,人民法院全面試行量刑規範化改革,不但讓老百姓覺得定罪正確,還要實現量刑公正均衡;針對群眾關心的“司法侵權”問題,我國完善國家刑事賠償制度,並且在賠償之後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維護群眾權益、彰顯公平正義;針對群眾期待的嚴肅警風警紀問題,我國建立和完善督察工作制度,落實從嚴治警方針……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改革,順應了群眾感受的風向。

  人民感受還是司法改革的晴雨錶,是回答“效果如何”的最終評價。司法體制機制改革,最終是為了讓人民滿意。前一階段的司法改革中,人民群眾覺得效果不滿意的問題,是本階段司法改革的著力點;本階段如果有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問題,也將是下一階段司法改革的突破口。

  在深化司法改革的過程中,各項執法工作不斷向好:監督制約加強,優化司法職權配置取得新進展;政策法律完善,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取得新成效;隊伍素質提高,政法隊伍建設取得新進步;職業保障加強,夯實政法基礎建設取得新突破。

  在深化司法改革的進程中,我國的司法環境得以不斷改善。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關切,滿足群眾需求,正是司法環境不斷改善的永恒驅動。(梁昌傑)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