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稅杠桿:經濟戰車的“永動機”

時間:2011-12-29 14:17   來源:山西晚報

  給我一個杠桿和支點,我要用它撬動地球。兩千年前,阿基米德躺在浴缸裏豪邁地説。

  當通脹壓力持續存在,提振經濟乏力之時,減稅,利用稅收杠桿振興經濟實乃眾望所歸。儘管民間與官方不同立場之間關於宏觀稅負水準高低的爭論,仍未取得較為一致的意見,但從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來看,結構性減稅已經成為稅制改革的共識,減稅規模也將有所擴大。

  談減稅,當然離不開徵稅這一前提。拋開專家們關於宏觀稅負究竟是高是低的理論之爭,以納稅人的實際觀感,所謂稅負痛苦,不管你承認或是不承認,它都擺在那裏。此種認知,攜納稅人日漸覺醒的權利意識而來,且經媒體發酵,成為公眾所知悉的常識。包括個稅起徵點上調等諸多減稅政策之基,恰恰建立於此。

  一個納稅人終其一生要繳多少稅?這筆賬事實上很難算得清。個稅起徵點上調後,據統計,原8400萬須繳納此稅種的工薪族人數銳減至2400萬。但這並不意味著,被減掉的6000萬人以及非工薪族們就與繳稅無關了。除去此稅,公民須直接或間接繳納的,還有這樣那樣的消費稅、增值稅等眾多隱形稅種。如果不是今年2月,山東一位政協委員的提案,許多人可能不會知道,賣一個1.2元的饅頭裏就要繳納2毛多的稅錢,還不包括管理費、衛生費、城市建設費等各種雜費;如果不是爆出深圳居民跑到香港買洗髮水打醬油,人們也不知道,原來內地許多日用品價格比香港甚至比美國還高。“悄悄的收稅,打槍的不要”,“饅頭稅”也好,消費稅也罷,這些隱匿經年的價內稅,一直就在不聲不響地掏著民眾的腰包。直到今天國人才普遍知曉,稅收原來真的不可避免。

  以稅收原理而言,只要發生經濟行為,政府就能徵稅,無論是收入、消費還是投資,都是課稅點。就如著名經濟學家馬斯格在制定稅制原則時説的,政府要徵稅,可以在資金的流動中,即流轉稅;或者在流入口,即所得稅;或者在流出口,即支出稅;甚至,靜止的資本也可以收稅,即財産稅。所以,當南京起先決定對婚前房産加名要徵收3%契稅的時候,本來是不奇怪的;給單位職工發了一盒月餅,居然還有月餅稅,也是不奇怪的……可奇怪的是,何以公眾此前竟毫不知情?政府徵稅熱情何以如此高漲,而全然無視民眾的心有不甘?

  公民依法納稅原本天經地義,因為我們要養活政府,並寄望由它來供給非私人能提供的公共物品、公共服務。然而只要發生涉稅事件,如幾經反覆的車船稅、個稅等等,徵稅行為無不激起相當的民意反彈。人們在意的,實則並非稅收本身,而是納稅的比例缺乏堅實的民意基礎,稅收的去向在很大程度上還不為公眾所知悉。國家財政收入年年創新高,今年更是首破10萬億,舉國民眾所創造的鉅額財富,僅在一個“三公消費”裏就靡耗了多少?北歐國家的高稅收伴之以高福利,我們包括公共福利在內的社會保障程度又達到幾何?各級政府每至年底便變著法兒地“突擊花錢”,“國考”年年大熱,趨之者如過江鯽,這些刺人眼目的新聞,無法不令人愁鬱胸中。

  當作為納稅人的個體陣痛的時候,不少中小(微)企業也在感受“滅頂之災”。年關將近,浙江、廣東、福建等向以民營經濟發達著稱的省份,一些企業主卻扔下廠房設施,以及等著拿薪水回去過年的工人悄悄“跑路”,更有甚者,懸梁跳樓。內裏固然有銀根收緊而致資金鏈斷裂的政策誘因,利潤微薄、不堪稅負之重,也是隱匿于“最後一根稻草”下的罪魁。中國社科院財貿所所長高培勇曾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在當下的中國,90%以上的稅收收入,來自於企業法人的繳納,而中小(微)企業佔去了企業總數的99%,是他們貢獻了中國60%的GDP和50%的稅收。然而也正是他們,處於難承稅負重壓的困窘境地,《中國經濟週刊》在浙江溫州對從事製造業的小企業主進行過一個調查,發現一個年産值在5000萬的工廠,如果完全繳納各種稅費,那麼它的凈利潤不會超過2%,即大約只有100萬元,連設備維護的費用都不夠。也因此,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才斷言,“90%的企業不偷稅漏稅可能會倒閉。”逃稅化生存,成了中小企業家家必備的秘笈。

  我們説,不論是為降低所謂公眾的稅負痛苦指數,還是挽中小(微)企業于將傾,乃至拉動內需提振經濟,為“三駕馬車”中的消費短板助力,減稅都是必不可少的徑路。我們也注意到,近些年來的稅制改革和稅收政策調整上,減稅一直是主基調,今年圍繞於此而出臺的善政亦多,除個稅改革這一萬眾矚目的惠民之策以外,還有針對中小企業的“增值稅營業稅起徵點調高”等等。但同樣或者説更為明顯的是,與“國富”迅猛的增幅相比,減稅讓利的力度尚遠遠不夠,結構性減稅的步伐還須邁得更大。與此同時,把過於龐大的行政支出壓下來,少“開源”多“節流”並完善資訊公開,把公共保障推上去,以實現藏富於民,真正還民眾以“納稅光榮”的信心,也是不可或缺不容稍緩的另一極。這一進程迄今雖一直在延續中,但我們仍希望,它的膽略可以更大,它的局域可以更廣,它的視野也可以更遼闊。因為民心所繫,當為善政之源源動力。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