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醫藥腐敗窩案”需作何反思?

時間:2013-07-25 13:39   來源:中國青年網

  漳州市近期查處醫療購銷領域腐敗窩案,漳州73家醫院涉案,醫生退贓金額達2049萬元。記者了解到,不少被抓的醫藥代表都只是下線業務員,在其上方還有上一級的醫代,個別女醫代靠權色交易,搞定醫院領導和醫生,除醫生收受20%回扣外,醫院負責人也有“好處費”。(7月24日 央視)

  平心而論,既然以藥養醫依然存在,醫藥購銷領域的攻關與回扣,也就仍然是個公開的秘密。從這個角度來看,醫療腐敗窩案的曝出,其實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只不過,當醫療腐敗窩案的查處,竟然讓一座城市的所有市屬醫院盡皆淪陷、無一倖免,的確是讓人開了眼界。

  應該承認,無論從涉案的醫院比例,還是涉案醫生數量以及退贓額度來看,一座城市的所有市屬醫院被一網打盡,著實令人汗顏。這一案件更從另一角度折射出醫藥購銷領域所盛行的潛規則。不過,一座城市的所有市屬醫院“一個都不少”紛紛涉案,固然是個相對極端的案例,並不能簡單的推而廣之認為醫藥賄賂的潛規則,已然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也不能簡單的認為其他地區和城市,醫藥腐敗的嚴重程度也並無二致。但是,這一案例,卻同樣不能僅僅當作個案。

  事實上,包括葛蘭素史克在內的世界著名藥企,都紛紛曝出在華賄賂行為,國內醫藥領域存在回扣潛規則的,至少絕不只是“少數派”。真實的情形是,以藥養醫規則的存在,固然並不容許針對醫院領導及開藥醫生個人的公關與賄賂,但藥品回扣作為醫療機構的重要收入來源之一,卻是當下體制所允許的。畢竟,假如沒了這部分收入,很多醫療機構恐怕連正常運轉都將成問題。

  只不過,雖然“以藥養醫”的本意只是養醫院,但既然開了這一口子,更多的利益訴求被紛紛往裏裝,也就並不意外了。而無論是醫療機構領導缺乏監督的權力,還是醫生過低的名義收入,更是為醫藥購銷領域的公關與賄賂提供了最佳的溫床。在利益的誘惑之下,醫藥購銷領域形成牢固的利益合謀與結盟,自然也就不能全指望醫生的高尚道德來抵禦無所不在的誘惑。

  可見,醫療腐敗窩案竟然讓所有醫院都中槍,其實不能僅僅抓捕涉事的醫藥代表和業務員便算完事兒。醫療腐敗窩案的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體制驅動,醫療機構的收入來源如何保障,腐敗窩案所暴露的醫藥採購權力如何進一步的分化並施行監督,醫生又該如何通過自身的醫療技能獲得體面的收入,或許才是更需反思的真問題。

  假如對這些關鍵議題顧左右而言他,僅僅是對個別醫療腐敗窩案的查處,恐怕還不足以撼動整個醫療購銷領域的普遍生態。 (武潔)

編輯:顧文婧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