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江門市政府下發文件,對中核龍灣工業園項目不予申請立項,醞釀一年的鶴山核燃料項目宣告中止。對此,江門及鶴山兩級政府有關負責人嘆息連連:這麼大的項目就這樣與我們擦肩而過,鶴山“沒有福氣”。(7月22日《每日經濟新聞》)
顯而易見,政府官員所説的福氣就是有大項目落戶。大項目落戶,意味著經濟實力的提升,意味著政績。當然,政府“荷包暖和”了,民眾或許也會從中間接受益。從這個意義上講,項目落戶不僅對政府,而且對於民眾,儼然都是大福氣。
但是,如此有福之事,為什麼群眾卻不待見呢?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政府都開始嘗到了民眾反對新項目開工的滋味。鶴山的核燃料項目之前,廈門PX項目、昆明PX項目以及江蘇啟東造紙項目、四川什邡鉬銅項目等,都曾發生過類似的問題。一句話,在網路時代,民眾環保意識、權利意識正在甦醒。正是由於擔心項目開工可能引發難以逆轉的環保問題,才引起民意的強烈反彈,才讓地方政府在戀戀不捨之際不情不願地叫停有關項目。
看來,關於福氣,民眾與政府的認識還是有較大差距的。地方政府視野中的福氣,主要是大項目落戶,以及由此所帶來的GDP、財政收入、經濟發展、城市建設以及相關政績指標等的提升。當然,這種福氣是否會隨著大項目的落戶而真正兌現,尚未可知。
許多項目只需稍稍“驚鴻一瞥”,就會令地方政府欲罷不能,其中不乏一些項目落戶之後,只有圈地觀望之心,毫無加快投資和建設之意的。最終地方政府和民眾在付出了滿腔的熱誠,付出了土地、拆遷等大量的代價,付出了無可挽回的選擇成本之後,傳説中的福氣沒有到來,環境污染、強拆損失等晦氣的事可能倒是不少。
可喜的是,一些項目的中止,最終顯示了民意的勝利,也表明瞭許多地方政府已經越來越重視民眾訴求了。誠然,正如不是所有項目都是污染源一樣,民意並不都是理性的。或者在洶洶的民意之下,還真有一些好項目淪為了犧牲品。這更意味政府應該視民意為最大的福氣。地方政府的“福氣觀”亟待轉型,在宣傳項目拉動效應時,至少莫忘記把民生福利的選項漏掉了,既要有項目福氣觀,又要有民生福氣觀。(採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