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讓我們失去,進步中獲得補償

時間:2013-04-28 14:36   來源:北京青年報

  “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和五年後的蘆山地震,冥冥之中被連在一起。這兩次處於同一個地震帶的地震中,我們發現了一定的內在相關性,中國社會在大災大難中迸發出來的熱情、智慧和共識,正在形成推動民族進步的巨大力量。”

  按照當地的傳統習俗,今天是四川蘆山“420”地震遇難者的“頭七”。為悼念地震遇難同胞,四川省政府決定今天為全省哀悼日,全省停止公共娛樂活動,8時02分起,全省人民默哀3分鐘,汽車、船舶鳴笛,防空警報鳴響,四川和全國人民沉入無限的悲慟中。(相關報道見05版)

  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無情地撕裂了世間的寧靜,殘酷的慘狀,鑽心的傷痛,生與死的訣別,凝成我們靈魂深處的共同記憶。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讓我們燃上一炷祈禱的香燭,向死難者寄託深切的哀悼,以生者虔敬的悲情,為逝者再送上一程。“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但在每一個生者心中,地震中逝去的每一個鮮活生命,永遠都是不可泯滅的價值和存在。我們以虔誠的悼念,告慰死難者的靈魂,我們尤當痛切人生之可貴,倍加珍惜每一天幸福光陰。

  地震中發生的那些故事,讀來令人唏噓。五年前,一位母親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兒子,在這次蘆山地震中,她又不幸失去了17歲的女兒;即將五歲的小女孩王延霞,五年前在汶川地震中來到世間,被稱為“地震寶寶”,不料在蘆山地震中遭遇不測,生命之花就此凋謝……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和五年後的蘆山地震,冥冥之中被連在一起,儘管後者的震級和損害程度遠不及前者,也未被認定為前者的余震,但在這兩次處於同一個地震斷裂帶的地震中,我們發現了一定內在相關性,中國社會在大災大難中迸發出來的熱情、智慧和共識,正在形成推動民族進步的巨大力量。

  蘆山地震發生後,中央和四川省各級政府緊急啟動預案,有序有力組織抗震救災;災區居民積極自助自救,有個距離震中僅五公里的村子,依靠互幫互救創造了“零傷亡”的奇跡;民間組織、志願者紛紛趕赴災區,以多種形式投入救援。其間,社會組織、志願者前往災區途中一度造成交通阻塞,招致了一些批評,這其實也是社會組織、志願者經過汶川地震救援的鍛鍊,動員集結能力大為增強的表現;隨後有關各方進行組織協調,政府、社會、個人的救災資源得到妥善安排,在汶川地震中初步形成的救災聯動響應機制,在蘆山地震中得到了進一步延展和完善。

  蘆山地震中受損的一些房屋係汶川地震後修建,有網友提出質疑,認為汶川地震重建項目存在品質問題,“8級抗震標準抵不住7級地震”。四川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對此表示,根據400名專家對房屋受災情況進行的普查評估,蘆山地震受災最嚴重的主要是居民的臨建房,汶川災後重建項目沒有一個全部塌下來,特別是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築達到了標準,保住了人民的生命,應該説交上了合格的答卷。蘆山地震,是對汶川災後重建項目的一次檢測,“汶川地震重建房屋無一全部倒塌”,不但澄清了網友的質疑,而且從一個側面顯示了汶川災後重建的成就。只要我們借鑒、採用汶川災後重建形成的一套有效做法和運作機制,蘆山災後重建一定也能交出合格的答卷。

  十年前,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總結抗擊非典鬥爭時指出,“一個民族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民族的進步中獲得補償,關鍵是要善於總結經驗和教訓。”在非典中,在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蘆山地震中,我們失去了許多寶貴的生命,許多人失去了經年的積累和舒適的生活,但是,通過抗擊非典和幾次抗震救災,國家更加重視公共衛生建設,應對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水準不斷提高。災難讓我們失去的一切,一定要在國家、民族的這些進步中得到補償。這樣我們才對得起逝去的生命,才能以更大責任塑造新的生活,以更加飽滿的勇氣奮力前行。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