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額論讓慈善成負擔

時間:2013-04-25 13:30   來源:法制日報

  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地震發生後,諸多演藝圈人士先後加入到賑災行列,為災區人民捐款。明星慷慨解囊後,捐款數額被曝光,而數字的高低卻引發攀比心理和網友的質疑。對此,陳坤發微博呼籲大家理性看待捐款,更多地關注災區救人、災後重建(4月24日《青島日報》)。

  從雅安地震發生那一刻開始,全國各行各業單位和個人便加入到捐助行列,演藝界可以説是大額捐助的來源之一。然而明星捐款,卻在網路的催化下變了滋味。網友們針對捐款數額的熱烈討論,形成了實質上的“逼捐”。有人發出質疑,“怎麼有些明星捐得這麼少?”而那些沒有公佈捐款數額的明星,也被質疑沒捐款……在捐款這件事上,明星們真是難做,主持人李晨在微博上表達自己的不滿:“捐了,罵!不捐,罵!捐少了,罵!捐多了,罵!捐了不説,罵!捐了就説,罵……”

  企業也在被逼捐之列。汶川地震,王石就曾身陷“捐款門”,萬科捐款200萬元,因數額相對別的企業少,王石又作出“不要讓慈善成為負擔”的表態,飽受質疑與批評。今年,加多寶也遭遇被逼捐的尷尬,加多寶調集1000箱涼茶與1000箱礦泉水送往災區的消息一齣,很多人聯想到其為汶川地震捐款1億元的“大手筆”,表示此次捐助有些“拿不出手”,催促加多寶再捐1億元……

  可以理解一些網友心情,希望明星和企業能更多回報社會,但是施以輿論暴力逼壓則矯枉過正了。以是否捐款、數額多寡作為衡量愛心的標準,將捐款視為公眾人物、企業的必然行為,都屬於道德綁架。在“道德大棒”下,捐款人已分不清自己是不是在做慈善,是為逼捐者而捐,還是為慈善本身而捐?當捐款數額成為判斷明星或企業家道德水準高低的依據,並且這個依據被拿來熱議,這就與慈善本義無關,留下的只有一個無知和偽善的社會氛圍。

  還有一種更隱性的逼捐,暗含功利性和權力心機——一些企事業單位、行政部門,硬性規定職員必須捐多少數額。這是領導扭曲的政績觀作祟,怕單位捐款落後於人丟面子或影響上級對自己的評價。還有些單位跟慈善組織有勾連,逼捐背後隱匿著權錢交易、避稅逃稅利益互換等貓膩。當權力對個體進行逼捐的時候,就變成了赤裸裸的政治任務,慈善亦變成了權力遊戲。

  再看陳坤的呼籲,“不以數額論善心”;再品王石所言,“不要讓慈善成為負擔”,能讓我們驚出一身冷汗,我們是否離真正樸實無華、平淡為真的慈善本義逆行太遠了?逼捐,逼出的只是一場場“捐贈秀”、一個個“偽君子”,根本就逼不出慈善本身和社會風氣的改善。因此,“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自願不要逼捐,讓捐贈回歸慈善本義。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