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情中彰顯理性

時間:2013-04-23 14:05   來源:解放日報

  四川蘆山地震已進入震後72小時,災難發生後,一曲交織著激情與理性的交響樂在神州大地奏響。第一時間,救援的力量自四面八方匯聚,關愛的暖流從五湖四海涌入,災情牽動了億萬國人的心。這一幕幕,不禁令人想起五年前汶川地震後感天動地的抗震救災場景。而與五年前相比,此次蘆山抗震救災在激情中更凸顯了理性,這份理性讓人們看到了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在經歷了多難磨礪後的整體進步。

  抗震救災是一項龐大而又複雜的系統工程,這其中,激情與理性皆不可或缺,且必須很好地融為一體。有人説,這次地震的破壞力與汶川地震不可同日而語,有關方面以及媒體是否有點“反應過度”?筆者認為,在這樣一場據目前統計遇難與失蹤已200余人、受傷1萬餘人、受災150余萬人的災難面前,各方充分集結力量給予救援,媒體辟出大量版面和時段給予報道,這份關注和關切之情,正是體現了人們對於生命的高度尊重和珍視。守望相助、眾志成城,這份蘊含著激情的正能量,將幫助受災群眾更好地渡過難關。

  激情中如何彰顯理性?表現之一,反應迅速。蘆山地震發生僅6分鐘,成都市公安局應急指揮部已發出了第一道指令,“所有交警立即上路”;震後1小時內,各方應急響應預案有條不紊展開;3小時裏,第一支救援部隊火速到達震中,400多名危重傷員被送往異地救護。表現之二,科學有序。救援體系中的各個“部件”,在科學救災的理念引領下,密切協調與配合。解放軍、武警部隊、公安、民政、衛生等部門的救援力量,擔當起中流砥柱作用;同時,交通部門緊急疏導,打通成都至雅安高速公路生命線;氣象部門及時發佈震區天氣預報,提示未來幾天可能發生崩塌滑坡的區域;國土資源部研究地質災害應急排查、地震調查和評估工作……

  這份理性,不僅體現在相關部門和機構的行事上,也體現在廣大網民的言行中。震後53秒,第一條震情微博就已傳上網路;各類網路資訊發佈平臺,為救援提供了資訊綠色通道;網民們相互提醒,少往震區打電話,儘量讓那裏通信保持暢通;民間志願者集結之時,又有網民呼籲不要盲目趕赴災區,應該先為專業救援隊讓出道路,連積極捐款的明星們都相約不去災區添麻煩;不炒作、不煽情、不“消費”災難、走正規渠道捐贈……廣大網民心繫災區,又不失理性。

  救援已進入第四天,還未結束。救援過後將是繁重的災後重建。這些工作都需要理性的引領——及時有序地為受災群眾提供他們所急需的物品;盡可能為地震傷員創造良好的救治條件;繼續做好預警預判,防止地震次生災害影響群眾生活;受災群眾心理安撫、損毀房屋選址重建、社區重構等,也都需要相關部門進行研究和部署。作為普通民眾,我們要做的則是幫忙而不添亂,參與而不盲動,將滿腔熱忱與冷靜理性融合在一起,讓個體的“微”力量匯整合抗震救災的大能量。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