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圍城收費”是以改革之名與民爭利

時間:2013-04-16 1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最美小城”湖南鳳凰古城自實行門票新規後,頗受爭議。鳳凰縣委常委、副縣長蔡龍13日下午在與媒體座談時表示,政府將從三個方面進行疏導,解決“新政”實施後出現的利益調整中的矛盾,最終實現當地文化旅遊産業的可持續發展。(《北京青年報》4月14日)

  鳳凰實行“收費新政”以來,遊客數量只有平時的五分之三,客棧入住率不足三分之一。而新浪網的一項近10萬人參與的民意調查顯示,高達93%的人因鳳凰收取148元的門票而選擇“不去”。

  在旅遊市場,消費者擁有“用腳投票”的絕對自主權。在旅遊資源不變的情況下,價格便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在鳳凰古城,個體化經營也幾乎是當地民眾分享旅遊經濟發展成果的唯一途徑。收費之舉,勢必會對這些群體造成極大的利益衝擊。此外,“圍城收費”帶來的旅遊形象受損、財政收入下降,同樣是看得見的後果。可以説,在鳳凰決定收費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要面對今後的慘澹且充滿非議的現實。

  鳳凰縣政府為何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官方的答案是“改革”。鳳凰縣委常委、副縣長蔡龍表示,“文化旅遊産業的可持續發展關係全鳳凰人民的長遠利益。在長遠利益與當下利益面前,鳳凰縣毅然選擇改革是必要的、必然的。”而對於家庭旅館、古城商鋪、從事拉客人員及沱江河下游農家船等利益調整中受損的群體,蔡龍表示將通過“促進聯合經營”、“拓寬從業人員培訓和就業渠道”等三個方面進行疏導。一言以蔽之,這裡所謂的“選擇改革是必要的、必然的”,其實就是將以往多种經營模式和經營主體的分散式格局,“改革”為政府獨家壟斷經營,由地方政府來制訂遊戲規則,並主導利益分配機制。

  鳳凰這樣的旅遊城市,的確面臨著發展的瓶頸:一是古城保護與日益增長的遊客之間的矛盾;一是不斷惡化的旅遊環境與落後的管理之間的矛盾。不轉變思路,力行改革,就有可能透支鳳凰的未來。然而,改革就意味著政府必須跳上舞臺指揮一切,又必須以“圍城收費”為前置條件,值得商榷。

  政府作為市場的“守夜人”,本身就有義務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維護市場秩序。管理當然是有成本的,但據介紹,2012年鳳凰全縣共接待遊客690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53億元人民幣,政府亦成為旅遊發展的最大受益者,何須還要去動市場的奶酪?政府的長處在於管理和服務,而非創業和經營。諸如家庭小旅館該不該實行聯合經營、農家船要不要走市場化和規模化,其實都是市場才能解決的問題,政府越俎代庖,其實是以己之短博市場之長,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甚至自取其辱。對於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而言,競爭才是活力之源,而壟斷則必然降低市場活力,以及創新能力。

  最值得警惕的是,政府通過“圍城收費”的方式,變相壟斷利益分配主導權,極有可能惡化個體經營者的生存環境,進而導致當地旅遊環境的惡化。個體經營者處於整個旅遊利益鏈的最底層,即便參與了利益分配,也因不具有話語權,而無法與政府和大公司形成對等的博弈。而這個群體又足夠龐大,且與遊客形成面對面的交易,如果該群體不能平等地享受利益分配,普遍存在一種被剝奪感,出於利益本能,他們必然會把這股無處申訴的“怨氣”轉嫁給消費者。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