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清明節真正“清明”起來

時間:2013-04-07 15:29   來源:人民網

  清明掃墓,明凈心志,飲水思源,緬記先恩。清明即將來臨,許多人開始準備祭祀掃墓。這一綿延千年的習俗,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體現了國人“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情懷,值得傳承和弘揚。

  不過,近年來的清明掃墓中,也出現了一些不和諧不文明的現象。過去燒紙錢,逐漸演繹成了燒紙汽車、紙別墅,紙二奶。製作精美、價格不菲的祭品轉瞬間付之一炬,不僅是愚昧的封建迷信,還帶來了污染、浪費等一系列社會問題。一些地方清明小長假天天都是污染天,令人苦不堪言;而清明節這天全國要燒掉20億元的數字,更讓人觸目驚心。此外,一些人為了講闊氣、比排場,大操大辦,甚至違規使用公車掃墓,備受公眾詬病。

  然而,“死去元知萬事空”,再精美的祭品先人也無法享用,再鋪張的祭奠祖上也無法感知。“祭而豐不如養之厚”,真正的孝,應該是“厚養薄葬”。在老人生前盡心贍養,使其身心愉悅,頤養天年;老人故去後,喪葬祭祀儘量從簡,不盲目鋪張浪費,相互攀比。相信這也是他們所願意看到的。

  古代《歷書》中對於清明節是這麼解釋的,“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二字本身就有“清潔而明凈”的意思,蘊含著文明與環保。與其大燒紙錢弄得世間污濁、烏煙瘴氣,不如多采用鮮花祭祀、植樹祭祀、網路祭祀等綠色方式,既可象徵“重生”,寄託哀思,也能節約資源、美化環境。

  當然,移風易俗,破舊立新,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公眾自身端正理念,文明祭祀外,有關部門也要搭建平臺,做好引導。前些年,一些城市把不能回家過清明的外來農民工組織起來,向家鄉的方向鞠三躬,倒一杯清酒。這樣的形式既很莊嚴,又不落俗套,給農民工一種心靈的滿足感和歸屬感,值得參考和借鑒。

  事實上,尊重和緬懷先人,不僅在於寄託哀思,更要傳承其優秀的精神品格。中國殯葬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王國華指出,我們對先祖的敬和畏,“敬”更多的是一種尊崇和親近;“畏”則是對他的美德的畏,對他做出的輝煌貢獻的畏。尊重祖先留下來的好的東西,在生命價值的反思中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才是清明祭祖的真諦所在。

  此外,更應看到,掃墓不是清明的唯一主題,還包括蹴鞠、踏青、植樹、盪鞦千、放風箏等多種民俗。比如一千多年前的《清明上河圖》中,除了掃墓外,還描繪了趕集、買賣、閒逛、飲酒、聚談、推舟、拉車、乘轎、騎馬等情節。清明時節,處處桃紅柳綠,在掃墓之餘,不妨帶上家人到戶外踏青遊玩,擁抱自然,享受陽光。逝者已逝,生者堅強,今人生活變得五彩繽紛、充實快樂,也是對先人最好的告慰。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