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仁心,豈能只見權貴

時間:2013-01-23 14: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面對就醫難,寧波市一家大型公立醫院開設“VIP健康通道”。目前,當地兩家大型國企均是該院的VIP客戶,醫院可提供優先服務。服務內容包括:貴賓候診室休息服務;專人代掛號、代繳費、代取藥、代取報告、專家預約就診;專人陪同導醫服務;優先安排門診、手術、住院、體檢等醫療服務。(《現代金報》1月22日)

  寧波這家醫院的“貴賓服務”不可謂不貼心,無論是服務場所的硬體設施,還是導醫人員等軟環境,都確實讓人感覺到一種難得的溫馨和舒適。不用無望的期望,也不用焦灼的等待,置身於這樣的環境中,病人當然會感到滿意,甚至會油然而生些許“高貴”感,也未可知。

  只是,在大多數人都還在苦苦排隊的時候,這種少數人才能享受的優待,未免奢侈。

  首先,公立醫院的醫療資源屬於全體民眾,不能只是為了一部分的方便,而將這些原本屬於公眾的公共資源,優先向他們開放。這樣安排,顯然違背了醫療資源的公共性。在國內很多城市,均存在著程度不同的醫療資源緊張、公眾就醫難的情形。就醫難的出現,一方面與城市人口過於集中,醫療機構不敷使用有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這些城市在醫療資源配置上不合理、不科學的弊端。

  比如説,目前的醫療資源過於集中于若干大醫院,而那些遍佈于居民家門口的社區醫院,卻一直勉強支撐、發展乏力,即便有群眾願意到社區醫院就醫,很多社區醫院也不具備最基本的診治條件。凡此種種,只能是讓大型公立醫院更加人滿為患。因此,當務之急是繼續加快社區醫院的佈局,從硬體設施的充足提供,到醫護人員素質的全面提升,都不能有絲毫放鬆。惟其如此,才有可能切實減輕大醫院的就診壓力。

  其次,大醫院單獨為國企大客戶開通貴賓通道,也有悖于救死扶傷的宗旨。在就醫難的狀況短期內得不到緩解的情況下,醫院即便是開通一些優先服務的項目,也應該本著急難險重的原則,優先為那些中小醫院診治不了、病人病情不容再等的對象開闢綠色通道,而不是眼睛裏只有財大氣粗的大型國企。醫者仁心,豈能只見權勢與富貴?

  誠如學者吳廷玉所言,衡量一個地方公共資源充足與否的標準,就是為普通市民提供了哪些服務。在醫療機構裏,權力和財富不應該成為暢行無阻的硬通貨。除此之外,還應該有公正、有悲憫、有公共利益。這既是公立醫院的性質決定了的,也是一個正常社會的責任和道義所在。而一旦連這些原則也失守了,則無疑會嚴重灼傷公眾的信任。

  此前,許多城市公立醫院早已存在的“幹部病房”已經引起公眾極大反感,如果再為國企開闢了“VIP健康通道”,那麼,公眾的看病難只能愈演愈烈,而一個公平、公正的醫療環境註定是鏡花水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