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電影導演謝晉生前曾多次跟筆者説:“許多領導、朋友,也包括我的家人在內,經常勸我,年齡大了,該歇手了,要多在家裏休息休息。我拒絕了,我決不當‘宅老’。”謝晉不僅這麼説,也是這樣做的。事實上,74歲,他拍了《鴉片戰爭》;77歲的他,還在拍《女足九號》;即便80歲以後,他還在為中國電影事業的繁榮發展鼓與呼,還在籌劃再拍幾部影片。走向生命盡頭的那一天,他正應邀參加家鄉母校的慶典活動。
對於稱得上長壽的謝導來説,其步入老年的那一天開始,之所以活得充實,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不當“宅老”。不當“宅老”,對於廣大老年人而言,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在傳統觀念裏,一些人但凡過了五十,便以為自己已經變老,有的還停止了追求夢想,而很多過了六十的人,更是心安理得做起了“宅老”。其實,老並非人生的終點,老年人也可以有人生目標,有人生追求。因為説到底,人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當然包括老年階段在內。“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夕陽未必遜晨曦”,追求而不放棄,堅持而不懈怠,老年照樣也可以創造更輝煌的人生。
步入老年行列以後,每個人都同時扮演著三種不同的年齡角色,即實際年齡、生理年齡、行為年齡。每個人的實際年齡是確定的,都無以改變,但生理年齡和行為年齡卻因人而異。而今,隨著生活水準的提高和醫療保健條件的改善,不少老年人的生理年齡實際還維持在中年的水準,個別的甚至還可以往上推。至於行為年齡,那更是千差萬別,有些老年人思想和行為絲毫不顯老化的痕跡。就以謝導為例,他去世前的10多年裏,因為工作需要,回老家時筆者常出面接待他,或陪同他參加家鄉的一些活動。無論在研討會上,還是在演講臺上,我們每每都能感受到他敏捷的思維、寬闊的視野,聽聞他前衛的觀念、創新的思路。即便到了80歲以後,他走路依然穩健,從不讓人攙扶,且説話中氣十足。酒桌上,若老友相聚,他便會喝得盡興,有時還會與人猜起拳來,好一個 “老頑童”的形象。如果我們的一些老年人都能向謝導學習,不做“宅老”,走向社會,積極參與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動,那麼其生活情趣、生活品質就會得到很大的改變和提升。
最新數據表明,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85億,城鄉獨立居住的“空巢老人”達49.3%。 “空巢老人”因子女離家而産生的心理失調、抑鬱焦慮等精神障礙相當突出。一項對北京市老年人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群抑鬱症患病率高達4.4%。老年人患精神障礙固然有子女離家而孝敬不夠等原因,但跟有些老年人好做“宅老”亦多少有點關係。不做“宅老”,常出去走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會會老同學、老同事、老朋友,多與人交流、溝通,心情自然會變得開朗起來。何況,如今老年人的受教育程度有了一定提高,小學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佔到了一半,大學、高中學歷的比例也在增長。這既對社會如何向老年人提供文化活動,滿足其文化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同時給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提供了可能。
要知道,引導和鼓勵老年人不做“宅老”,走出宅門,去參加各種活動,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這是歐美高齡社會的國家制定福利政策的重要理念。事實上,只有讓老年人擁有健康的身心,讓老人活躍起來,保持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社會才會自然降低照護與醫療支出。
更要説明的是,引導和鼓勵老年人不做“宅老”,持續而活躍地參與社會活動,並非要減少政府的關心和支援,而是對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為只有政府進一步加大對老年事業的投入,進一步改善其醫療環境和條件,才能真正引導好、保護好、發揮好老年人參與社會活動的積極性。而老年人有了更健康的人生態度,更活躍的社會活動,那就不再是社會的負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