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讓農民工的冬天不寒冷

時間:2012-12-17 14:43   來源:光明日報

  11月30日,河南鄭州一座立交橋下,農民工劉紅衛在露宿20多天之後身亡。12月12日,同樣是鄭州,在該市的解放路和二馬路交叉口,一名中年男子在路邊坐了三天三夜後身亡。央視《新聞1+1》日前播出的節目《立交橋下,難過的冬天》追問:為什麼在同一座城市,在前後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面會有兩個生命死於街頭?我們又能為他們做些什麼?

  農民工劉紅衛的孤獨離世已經讓公眾感到震驚,而眼下這名無名氏農民工的再度亡故,更是深深刺痛了人們。這些接連發生的悲劇,就像一個個刺目的驚嘆號,以生命殞落的極端方式向人們訴説,城市裏的寒風中,還有農民工這樣一個缺乏遮蔽的群體,他們正期待著城市向他們張開臂膀。

  從不斷披露的新聞事實看,城市並非完全無動於衷。如現場目擊者所言,120來了,110也來了,民政局救助站也來了。不僅如此,這個城市還有很多善良的普通人,一瓶熱水、一件棉衣,為這些農民工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幫助。方方面面似乎都盡力了,盡責了,然而這些救助並沒能挽回他們的生命。

  實際上,悲劇的背後,是這一群體在城市化進程中的艱難掙扎。其一,這些年來,國內很多城市都建立了一套比較完備的救助機制,應急救助、民政收容、社會救助,等等。這些制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弱勢群體提供援手,但如果放置到中國大規模城市化的廣闊視野來看,顯然還有些單薄。

  其二,從農民工自身來看,城市的“屋頂”太昂貴,四處打工的他們很難為自己找到這樣的庇護。很多農民工進城後無落腳立足之處,很多時候,他們找到了一份工作,就意味著找到了一片“屋頂”、一口飯食。如果無工可做,則一切都付闕如。一方面,這種現狀導致很多農民工在就業上議價能力不高,“有活就幹”;另一方面,也使得其抗風險能力太過單薄,一點風寒襲來,即可造成滅頂之災。

  那麼,如何才能讓農民工的冬天不寒冷。首先是制度發力,政府應該拿出更多的善意、更積極的努力,讓救助制度能夠真正為轉型期的農民提供切實的幫助,祛除以往對立的城鄉思維,柔化城鄉邊界,構建起和諧的新型城鄉關係;其次,社會也應該多些作為,社會組織應該充分發揮其聯繫廣泛、資訊豐富、組織健全的優勢,幫助農民工克服現實困難。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持續加速,在未來並不遙遠的日子裏,還將有數以億計的農民工被波及,城市對此應有一種緊迫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