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的城市應有開闊的胸襟

時間:2012-12-12 15:51   來源:燕趙晚報

  15歲的江西籍上海女孩佔海特因在微博公開“約辯”爭取異地中高考權利,備受關注。其父也因“涉妨害公務”被刑拘。10日,佔海特在微博發佈消息稱,一家人被房東逼著退房,對方給出的原因是“警察和居委會施加壓力”。(12月10日《今日早報》)

  城鄉二元化的戶口制度,讓“佔海特們”在自我認知上呈現混沌和迷茫的狀態。這也是佔海特爭取異地中高考權力的底氣所在——她從小在上海上學、生活,為什麼無權在上海參加考試?博弈會讓正義與公平最終凸顯,從發展大勢看,實現異地中高考是遲早之事,時下,諸如山東等地已經為異地高考政策劃定明確的時間表。我們也相信,在未來若干年後,在京滬的“小佔海特們”能安之若素地享受異地中高考的權利,這是社會發展的歷史必然,誰也無法阻攔。

  不過,社會進步都需要有人付出努力。佔海特在爭取異地中高考的權利中,遇到很多不公對待,而這更多還是人為導致——她與京滬籍人士就異地高考“約辯”,卻被網友諷刺為“外地蝗蟲”,要他們“滾出上海”。如今,連“向來相處很好”的房東,也逼著佔海特一家提前退房,背後的原因,竟是“警察和居委會施加壓力……”

  為了對付一個爭取異地中高考權利的15歲女孩,一幫滬籍網友用歧視性語言諷刺她為“外地蝗蟲”,試問,沒有這些“外地蝗蟲”,城市何來日新月異的崛起和繁榮?何來整潔的市容市貌?如此歧視性辱罵與下作行徑,讓人心寒。現在是一個開放的時代,我們能否設身處地考量“佔海特們”的生存境況與心態,她們的無奈是個人的,更是社會的,是因為制度設計的天然缺陷,才導致戶籍與非戶籍人口的不同命運。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訴求,這也屬正常行為,但任何人不能惡語相向,尤其不能動用公權力予以打壓。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