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之後災難並未遠離

時間:2012-10-08 13:24   來源:新京報

  每一次地質的災害,都不會是突如其來,都因循著它發生的必然軌跡。

  10月4日上午,雲南省昭通市彝良縣龍海鄉鎮河村油房村民小組發生山體滑坡,造成19人被埋,截至當日20時,已有9名學生遇難。據悉,此次滑坡塌方量達1萬立方米以上,並阻斷小河形成堰塞湖;油房小學教學樓全部被掩埋,據初查18名學生被埋在垮塌的教學樓內;學校附近2戶農戶房舍被掩埋,其中1戶農戶一家三口全部逃離,另1戶1人被掩埋。災害發生後,相關部門和救援力量緊急組織救援。

  有人質疑,“國家法定節假日期間學生怎麼還在上課?”彝良縣教育局局長解釋稱,“97”抗震搶險期間學校全部停課,9月25日學校陸續復課,停課時間長達20多天,為不耽誤學習,放假期間學生繼續上課。教育局的考慮與安排,自有其理,如果按規定放了假,那麼至少不會出現18名學生傾覆于山體滑坡之下這一幕。但話雖如此,這種想法終歸是一種僥倖。我們更需要追問的是,山體何以滑坡,學校何以建在險境之上?

  關於此次山體滑坡事故,目前沒有更詳實的調查來表明它與“97”地震之間有什麼因果,是否是震災的次生災害,當然也沒有説法表明學校處於一種怎樣的地質環境之中。僅從公開的氣象資料來看,彝良縣自地震發生直至“104”山體滑坡事故,近一個月時間一直持續有雨,幾乎沒有一個晴好天氣。雨水導致山體滑坡事故,或許是一種解釋。但儘管這樣,我們仍不放棄的一個追問是,為何事先就沒有充分評估到地震必然帶來的山體鬆動,以及雨水長期浸潤可能帶來的地質災害?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就是這片土地在地震之前,已是“一個極易發生高強度地質災害的地區”。

  每一次地質的災害,都不會是突如其來,都因循著它發生的必然軌跡,從一次風吹草動,逐漸演變成為一次驚天動地的悲情。它可能是歷史的欠賬,亦可能是我們今日的盲視與不作為。早在2010年6月,國土資源部確切地表示,“全國10萬多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隨時都有發生災害的可能”,“每年發生的地質災害大多發生在圈定的地質災害點以外,由於不少災害點多分佈于偏遠農村和山區,災害監測、預警和人員轉移的工作難度很大。”如果説災難,這災難其實早已歷久彌遠。

  發生山體滑坡事故的彝良縣龍海鄉鎮河村油房村民小組,是否在那10萬之一以內?地震帶來的大地的戰栗已經結束,是否意味著災難同樣離我們而去?或許我們仍沒有辦法去預測下一起災害,但可否在下一起災害來臨之前,讓我們遠離那每一處佈滿著風險與隱患的現實環境。這包括,對於地質安全的勘查能否更加細緻全面,對於地質風險的提示以及對地質災害的管理,能否更加及時有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