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草博物館”到底應該怎樣存在

時間:2012-08-23 14:1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上海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先進單位”、“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近日,被授予這三項稱號的中國煙草博物館引發質疑。8月21日,來自醫學、公共衛生學、法學界的眾多專家在研討會上集體聲討這家“不講控煙的煙草博物館”。有專家提出,煙草博物館應該停展整頓。(《京華時報》8月22日)

  在控煙形勢依然嚴峻的情形下,中國煙草博物館還被授予“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類稱號,不免又一次撩撥起民眾原本鬱結的情緒。人們不禁要質疑,展示“煙草文化”的煙草博物館,如何能夠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那些結隊而來的未成年人,又能夠從這裡獲取怎樣的精神養分,以為未來成長道路上的強大助力?

  這種“混搭”的反諷效果,讓很多致力於控煙的專家感到難以接受。也是,不講控煙的“煙草博物館”,即便屢獲殊榮,也難掩其傳播“煙草文化”的實質,更不要説對於青少年産生的負面影響了,這樣的博物館要它作甚?

  不過,對於“煙草博物館”似乎應該有新的思路,而不是一棍子打死。也即,“煙草博物館”並非沒有存在的必要,關鍵在於,“煙草博物館”到底應該以什麼樣的理念去布展、去傳播文化?至少,像眼下國內幾家煙草博物館這樣,濃墨重彩渲染煙草産業,卻有意無意淡化煙草危害的布展思路,並不可取,甚至是有害的。

  一個理想的煙草博物館,首先應該是一個宣傳控煙的基地,而不是“一朵朵看上去很美的罌粟花”。在這裡,公眾可以通過實物了解人類與煙草抗拒的歷史,而不僅僅是來感受煙草業輝煌的發展史;在這裡,公眾還可以通過人類不斷推出的一些控煙措施,來了解這些年來的觀念變遷,而不僅僅是煙草企業的發展成就;在這裡,公眾還可以借助現代科學的手段,深入了解煙草對於人體的危害,而不僅是淡化吸煙嚴重危害健康的科學結論。

  具體而言,從布展上,完全可以淡化、弱化諸如“煙草發展歷程”、“煙草農業”、“煙草工業”、“煙草經貿”、“煙草管理”等方面的內容,從科學的角度入手,強化控煙的內容,以警示民眾,特別是未成年人遠離煙草,不要繼續在含混、模糊的語境中成為新一代煙民。

  其次,這裡還應該是一處真正理性的公共場所,而不應是被煙草企業取向綁架的私人會所。既然已經名列諸多“基地”,那麼,就應該強化其公共性、公益性的價值取向。煙草企業也不是不可以捐資興建博物館,但是,這種捐助不應該有前提條件,而是應該完全服務於公共利益。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