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搖號説開去

時間:2012-07-23 08:40   來源:北京晚報

  廣州市近日出臺《廣州市公辦幼兒園招生工作意見》(徵求意見稿),擬撥出70%學位向社會招生。招生辦法是搖號派位,具體試點的番禺區採用乒乓球搖珠的形式抽籤,因為有家長反對電腦派位抽籤,擔心在後臺軟體做手腳。有意思的是,區機關幼兒園拿出一部分學位面向社會招生,去年三成,今年四成,明年五成,有些公務員抽不到簽時,一時很難接受。有機關工作人員説,“機關幼兒園是給機關的孩子的,為什麼要對社會開放?”教育局對這些公務員做很詳細的解釋工作,然後介紹去附近的民辦幼兒園。

  廣州人大代表連續幾年盯著機關幼兒園獲得高額教育財政經費的問題,我估計這是機關幼兒園拿出一部分學位給社會的原因之一。本文重點不想討論這個問題,只是借搖號談一點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看法,或者乾脆説就是對社會主義的認識問題。

  在社會資源稀缺,不夠平均分配時,各地採取不同的辦法,其實是主義(意)。比如,限制城市汽車發展數量,上海採用牌照拍賣的辦法,價高者得;北京採用搖號的辦法,機會人每人平均等;廣州採用一半拍賣,一半搖號。

  上海的辦法估計是從香港學來的。香港與內地最大的不同是“一國兩制”,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據報道,香港購車費、隧道費、油費、停車費等都很貴。根據今年6月的數據,擁有700多萬人口的香港,只有44.34萬輛私家車,10年間年均僅增1萬輛汽車。市場經濟就是價高者得,資本説了算。

  北京為什麼不搞拍賣而採取搖號的辦法,我沒有了解過。廣州採用了“一市兩制”的辦法,拍賣、搖號各佔一半,有錢的參加拍賣,誰出錢多誰先得,錢少的人等著搖號,機會人每人平均等,不用花錢買牌照,全憑運氣。這些辦法,各有利弊,不存在絕對正確與絕對錯誤,很難説誰的辦法好,誰的辦法不好。存在即合理,主要看當地人民的心理接受程度,以及擁護什麼辦法。

  不管採取何種形式,在我看來,只要公開、透明就比較好,只要不採用“機關幼兒園”的辦法就比較好。“機關幼兒園”的辦法是用公共資源為少數掌管公共資源的人,也就是擁有行政特權的人專門服務。十分顯然,這既不是資本主義的辦法,也不是社會主義的辦法,而是一種特權階層的辦法。在某一特殊歷史階段,這個辦法有其合理性。比如,新中國初期,機關人員大多實行供給制,幼兒園、託兒所、住房一律由組織上供給。有位老同志告訴我,他結婚時連床都是從組織上領的。實行薪酬制後,這個合理性的基礎不復存在,但原有體制的某些東西延續了下來。時至今日,機關幼兒園成為機關工作人員的一種特殊福利。有些地方還把機關人員分配住房的福利也延續下來。這種做法,至少有兩個問題,一是部分機關人員可以享受市場經濟之外的好處,二是脫離廣大人民群眾。大多數人在市場經濟中生活,貴賤都得接受,少數人的部分生活游離在市場經濟之外,很難了解百姓的疾苦。沒有切膚之痛,他們怎麼能夠有積極性帶領群眾走共同致富的道路,幫助群眾解決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呢?(蘇文洋)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