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衛工討水喝背後

時間:2012-07-10 13:15   來源:合肥晚報

  

  何姍姍 製圖

  7月1日上午,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一名環衛工人,去當地一家農業銀行討水喝遭拒,並被銀行職員拉出門外,此事經媒體報道以後,引發網友的關注和熱議。事後,由銀行行長帶隊到府道歉,取得了當事人的諒解,並對銀行工作人員進行了相應的處理。(7月8日《都市快報》)

  應該説,事發之後銀行善後的態度是積極的、誠懇的,值得肯定。更加令人欣慰的是,受這件事的影響,該地區100多家商戶自發設置免費供水點,供環衛工人休息喝水,把壞事變成了好事。但是當事情剛剛被曝光,網友和公眾把批評的矛頭一起對準銀行,指責銀行太過冷漠、不夠人道的時候,筆者卻有不同的看法,覺得這種一邊倒的批評,也許有些冤枉銀行了。

  道理很簡單,銀行設置飲水機,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工作人員和前來辦事顧客的需要,而不是向全體市民免費供水的。否則,有附近市民拿一個大的容器來,把飲水機裏面的水全部給倒走,拿回家自己用,銀行也要默許嗎?而前來取水的環衛工,既不是銀行的員工,也不是銀行的客戶,從這個角度説,銀行拒絕她取水,就沒啥問題。

  説到底,飲用水也是銀行的財産,是否允許環衛工來取水,可以由銀行自己説了算,銀行不允許環衛工取水,不違反法律規定,外界一味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一邊倒的指責,對銀行未必公平公正。

  其實,在筆者看來,當環衛工和銀行為一杯水而起了糾紛,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真正應該對這件事負責,應該站出來承擔責任的部門,卻偏偏缺位了。這個缺位的角色,就是環衛工人背後的環衛部門。炎夏酷暑,環衛工人在烈日下勞作,身體的水分消耗大,飲水需求量大增,作為環衛部門,理應充分考慮到環衛工的工作需要,為他們的勞動提供必要的後勤保障。而且這是全國範圍內一線環衛工都面臨的問題,理應引起全國各地環衛部門的重視。

  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難,比如可以和城管等部門進行溝通協調,按照環衛工人的工作區域進行合理規劃,設置臨時飲水站(點),供環衛工人及時補充水分。如果嫌這個措施成本高,實施起來難度大,還可以設置流動飲水車,根據天氣、氣溫等實際情況,機動、靈活地給一線環衛工補充飲用水。

  我們常把環衛工人比喻成“城市的美容師”,他們的辛勤勞動,關涉到我們生活環境的乾淨、整潔和衛生,所以全社會都應該善待他們。但是這種善待的責任,首先應該由環衛部門來承擔,而不是把責任推給他人。由社會上其他單位、商家給環衛工提供飲用水,確實體現了一種善意和關愛,但是這種完全出於“道德自覺式”的關愛,受客觀因素影響太多,存在太多變數,缺乏可持續性。只有環衛部門把一線環衛工的夏天飲水問題作為一項制度穩定下來,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苑廣闊)

編輯:許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