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其實是為了信任

時間:2012-07-09 14:58   來源:羊城晚報

  近年來,“質疑”似乎成了許多人的一種習慣。一聽説有年輕幹部被提拔,立刻就懷疑是“官二代”;一看到有人不計回報地做好事,就質疑是在作秀……許多人感嘆,當大家都習慣性質疑時,我們社會原本就不多的信任,也被蠶食得所剩無幾。近期,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題客網,對10709人進行的調查顯示,71.8%的受訪者確認身邊普遍存在習慣性質疑者,41.1%的人坦言自己就有“習慣性質疑症”。(7月5日《中國青年報》)

  社會信任度下降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信任危機,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由於社會的信任基礎出現了問題,所以一事當前,人們總要習慣性質疑。但是,這樣的道理不能反過來講,認為習慣性質疑就是社會信任危機的催化劑,是它們把原來不多的信任也蠶食得所剩無幾。

  恰恰相反,習慣性質疑的目的不是為了蠶食信任,而是為了重建社會信任。比如,公眾習慣性質疑一些官員的行為舉止是作秀,不是説公眾不需要官員這樣作秀,而更可能是,由於缺乏一種制度化的保障讓公眾相信:這樣的作秀不是官員的一時興起偶爾為之,而是制度規範之下的習慣行為。

  習慣性相信的前提恰恰就是習慣性質疑。好的制度設計通常是從不信任出發開始建構的。制度運作過程中,只有在習慣性質疑之下仍然能夠經受得住“考驗”,才能説是制度實施成功。這一點,對於公權力來説尤為重要。

  面對社會日益嚴重的信任危機,習慣性質疑不應被過分指責。真正出現問題的地方在於,面對公眾的習慣性質疑,一些被質疑的對象總是以習慣性曖昧來應對。曖昧的態度帶來的結果可能就是信任危機的加劇甚至謠言的滋生。

  很少有人會偏執到先入為主地認為所有的習慣性質疑都是絕對正確的,但是,質疑本身就為被質疑對象提供了一個自我澄清機會,如果質疑是錯誤的,通過澄清反倒能夠為被質疑對象的形象加分。也就是説,習慣性質疑在一定程度上是重建社會信任的“鯰魚”,能夠讓權力運作的行為變得更透明更規範。缺乏習慣性質疑,面對所有事情都是眾口一詞叫好或者集體沉默,一定是一個不正常的社會。

  面對習慣性質疑,究竟是以“破壞者”的視角來審視之,還是以“建設者”的姿態來應對,我們不妨聽聽溫總理是怎麼説的——6月15日,溫家寶總理在中南海同新聘任的國務院參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座談時強調,領導者應有聽取和包容不同意見的雅量,不要輕易把不同意見説成噪音、雜音,而應善於從不同聲音特別是批評性意見中汲取智慧,因為批評性意見可以使我們頭腦更清醒,更加重視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有利於避免決策失誤。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