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駿“學歷門”遲到的道歉認錯也有價值

時間:2012-06-21 14:22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希望社會再一次審度到真誠的價值和道歉的魅力,再一次認識到敬畏事實、知錯能改才是最大的“面子”

  近日,“打工皇帝”唐駿在北大的講座中説:“今天正式在公眾場合為‘學歷門’道歉。”他告訴在場聽眾,“不要學我。”(6月20日新民網)

  這是一份遲來的道歉。從2009年4月匿名人士在新語絲網站發帖質疑,到現在,已經過去三年了;從2010年7月被輿論持續抨擊,到現在也快兩年了。這段時間,大家千呼萬喚,唐駿先生卻一直裝聾作啞,左推右擋,始終不肯誠懇地道個歉。

  時間為“學歷門”蒙上了一層浮塵,卻沖刷不掉它對社會造成的精神衝擊。沒有誠懇的道歉,“學歷門”事件就永遠缺個結尾,無法蓋棺定論。

  竊以為:作為公眾人物和所謂的“青年偶像”,唐駿先生最大的錯,不是拿假的學歷來愚弄人,而是錯了之後拒不認錯。這是最讓人憂慮的地方,因為儘管道歉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沒有道歉的辯解是蒼白無力的,也會向社會輸送一種錯誤的價值觀:只要出大名賺大錢“成功人士”,欺騙是可以的,錯誤是可以罔顧的,正直、誠實是行走江湖時所不需要攜帶的……

  唐駿有本書,名字是《我的成功可以複製》,我們最怕的,是唐先生的“欺騙而不道歉”被廣泛地複製;我們最怕的,是“蒙得了所有人就是成功”的“成功學”,真的會大行其道。

  現在,唐駿先生終於邁過了自己的心坎,表達了歉意。儘管來得有點遲,前頭負面效應釋放了太多太多;儘管還有點不夠莊重,只是在一個講座中順帶説出來,而不是“鄭重聲明”;儘管道歉時還有點調侃,嘴硬地加上兩句“自己太高調了,得罪了很多人”,但是,起碼他正式道了歉,這讓“學歷門”呈現了一個積極向上的結尾,也讓所有憂慮其會成為“壞榜樣”的人長舒一口氣。畢竟,不要欺騙、犯錯就要承認的常識,最終還是得到了捍衛和尊重。

  我們不清楚,唐駿先生這兩年有怎樣的心路歷程,但道歉之後,想來唐先生自己也會獲得一種精神解脫,放下了一個大大的包袱。這就是道歉的魅力。

  美國心理學家蓋瑞查普曼説:“在你的生命中最重要的關係裏,有一種東西是你必須付出的,而且需要勇氣和真誠才能實現的,它就是道歉。”為錯誤負責,這也是我們在幼兒園裏就對小孩子展開的教育,遺憾的是,在社會層面上,在最應該成為榜樣典範的公眾人物那裏,道歉的魅力還沒有被充分認同。“死鴨子嘴硬”、“死要面子活受罪”、“任一地雞毛我自巋然不錯”的事情,還在屢屢發生。

  有著名學者論文抄襲不道歉,有官員搞坑民害民的政績工程不道歉,有演藝明星違法打人不道歉……在當今社會,敬畏事實、敬畏真相、敬畏常識,依然還是非常稀缺的,這也成為唐駿們屢屢“死扛”的社會病灶。

  如果犯了錯不道歉不會被集體譴責,走到哪還可以以名人自居,我行我素地繼續“通吃”,只要“臉皮厚”就能“吃個夠”,這如何讓他們意識到誠信、坦蕩的重要?真誠是最有穿透力的。其實在唐駿之後,另一位社會名人李開復也被方舟子質疑簡歷存在誇大之嫌,李開復很快出具聘書圖片,對不符事實的描述道歉。後來的事實證明,並無損其“導師形象”,仍然得到公眾尊重。

  兜了一大圈,最後還是回到了“認錯、道歉”的常識上來。希望唐駿遲來的道歉,能讓這個社會再一次審度到真誠的價值和道歉的魅力,再一次認識到敬畏事實、知錯能改才是最大的“面子”。政界、商界、學界,概莫如此,這是人的本分,更是名人的本分。為自己的錯誤負責,這才是一個人有魅力的起碼前提。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