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七月引産”已經是不擇手段

時間:2012-06-14 10:54   來源:齊魯晚報

    據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6月13日公佈的消息,陜西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已就網曝安康懷孕七月孕婦遭強制引産一事召開緊急會議,決定派工作組赴安康調查了解事件發生的過程,待情況調查清楚後,將依法依規嚴肅處理。

    如果此事一經查證核實,那就不只是對計劃生育政策的野蠻衝擊,也是對生命倫理的嚴重挑戰。據網路曝光,在當地鎮幹部的“反覆思想疏導”下,該孕婦同意終止妊娠。姑且不論鎮幹部是如何做思想工作的,通過引産使各器官發育基本完全的幼小生命胎死腹中,無疑都是正常人難以接受的,更不是做母親的本意,因為它違背了基本的人道理念,也傷害了絕大多數人的情感。雖然當地人口計生部門事後搬出了計生條例做擋箭牌,但是這種託辭只會歪曲計生政策,並引發公眾更大的反感。

    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是符合國情的戰略決策,每個公民都有義務去執行這項基本國策。根據安康當地人口計生部門的調查,這名懷孕七個月的孕婦屬於政策外懷孕。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是誰違反了計生法規,都應該受到相應的懲處,已經實施了三十多年的計生政策,在這方面也有比較完備的法律條文。但當地人口計生部門卻實施了法外手段,試圖將幾成事實的一起超生案例抹得乾乾淨淨,就像沒有發生過一樣。胎兒之痛、母體之痛以及由此可能引發的傷害,計生工作人員不會不知,他們執意要開一次“倒車”,顯然只考量了自己的利益得失。

    因為計劃生育“一票否決”的關鍵作用,很多地方都對計劃生育工作提出了一些難度極大的目標,以至於一些人無法正視工作中出現的失誤。而事實上,計生政策有剛性更有人性,很多地方都體現了對孕婦和生命的關懷,比如政策規定不允許對大月份孕婦實施引産,正是為了保護育齡婦女的權益。尊重和保護生命也是不同文明的共識,今年獲得奧斯卡獎項的伊朗電影《納德和西敏:一次別離》中就體現了相近的觀念,在與男主人的一次衝突之後,懷孕四個月的保姆流産,男主人為此面臨著過失殺人的指控。而安康當地的一些計生工作人員在此事件中顯然只打自己的算盤,根本就沒有考慮公眾對於生命倫理問題的擔憂。

    如果計生工作只以個人利益為根本,就必然會偏離制度設計的初衷,一些工作人員為了完成自己的考核目標,就可能會無所不用其極。以前,在一些地方野蠻的計生口號常見於鄉村墻頭,就是只重目標不擇手段的具體體現。

    孕婦懷孕七個月被引産,以沉重的現實做出警示,無論目標有多麼美好,都必須循著文明的、法治的途徑到達,絕不能突破道德底線和法律邊界。以非法手段對抗違法現象,只會把事情辦得更糟糕、更惡劣。(沙元森)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