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謝謝”的重量

時間:2012-06-05 10:56   來源:燕趙晚報

  天津兩名女青年在公園湖邊玩耍時不慎落水。一名路過的中年男子將兩人救起,渾身濕透,手機也浸水損壞。兩位女青年上岸後相擁哭泣,隨後未向施救者道謝即離開。有旁觀遊客要求二人向救人者表示謝意,兩名女子迅速離開。救人者笑著自行離去。(6月4日央視)

  幾年前去北京,不小心走上了自行車道。一陣鈴聲從身後響起,接著傳來一位大媽的喊聲:“麻煩借過!”我側身一讓,自行車過去的同時,大媽又拋出一句話:“謝您呢!”彼時心中涌起兩個字——素質。

  一聲“謝謝”,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習慣,于聽到的人而言,誰又能説真的無所謂呢?何況是冒著生命危險的見義勇為。兩女子雖説受到驚嚇,驚魂未定,但如果能説一聲“謝謝”,應該是對救人者最大的肯定。

  也許救人者並不在乎,他的義無反顧不以任何回報為前提,只是瞬間的本能反應。有一句“謝謝”最好,沒有也罷。然而即使如此,當看到自己救上來的兩人迅速離去之後,英雄心裏沒準也會有些許落寞。一句“謝謝”,説起來很容易,但其背後的意義卻是沉甸甸的,它不僅是個體感恩的態度,更是支撐整個社會道德體系的重要支點,是對善意的回報和加油,也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開始。

  從某種角度上説,“謝謝”是柔軟的,也是昂貴到無法購買的,他給商品社會的冰冷注入濃濃暖意,也讓每一個樂善好施者得到了人情味兒的回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