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挂公廁 擇校有多痛

時間:2012-05-17 14:28   來源:人民日報

  當學生們能夠在不一樣的學校接受品質大體一致的教育,擇校怪象恐怕就不會這麼猛烈了吧

  南方某地,小學名校一席難求,部分家長“高招”迭出:有家長為了讓孩子“擠進”非戶籍所在地段的名校,竟然把戶口空挂到名校地段內的一個公廁上。如此“奇思妙想”,猛一聽好笑,細一想很痛。

  而促使這一幕發生的直接原因,或許正是當地對跨區域招生越來越嚴格的限制措施。為確保絕大多數適齡兒童就近入學,今年當地義務教育階段非正常跨區域招生比例要控制在10%以內。而就在今年2月,國家教育部等部門也出臺相關政策,在3年內將非正常跨區域招生比例減少到10%以內。

  國家和地方主管部門接連發出的嚴令,並沒有澆滅家長們擇校的熱情。相反,由於跨區域招生比例逐年下降,使得擇校更加困難,嚴峻的現實逼迫家長們玩起了各種貓膩,目的就一個:送孩子進名校,成為那幸運的10%。

  擇校風禁而難止,雖然和家長們普遍的“教育焦慮”有關,但也不難理解:試想哪個父母不想讓自己的孩子享受到相對良好的教育呢?所以説,優質教育資源一日分配不均,“戶口挂廁所”一天難止。今天挂廁所,明天可能挂商場,後天還可能挂酒店。

  少數“名校”掌控著優質的教師資源和教學設施,自然在擇校方面佔據優勢。一旦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被固化而得不到合理的佈局和流動,就必然引發全社會範圍內的爭搶。因此,國家很早就提出要打破教育資源分佈不均衡的現狀,縮小學校間在軟硬體方面的差距,實現就近入學、合理擇校,可是從目前看來,成效並不顯見。

  所謂“學有所教”,就是要保障每一個人都有享受良好教育的平等機會。因此要根除種種擇校怪象,唯有下決心推進城鄉和地域之間的教育資源均等化,加強薄弱學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優秀教師的跨校交流提供合理的政策支援。

  當學生們能夠在不一樣的學校接受著品質大體一致的教育,擇校怪象恐怕就不會這麼猛烈了吧。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