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選擇下礦是理想的召喚

時間:2012-05-03 14:03   來源:新民晚報

  河南平頂山的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六礦有一個“大學生採煤班”。在12個工人中,有10人戴眼鏡。他們自大學畢業後沒做白領,卻做起了“黑領”礦工。2011年,這個大學生採煤班被授予“全國工人先鋒號”稱號。

  他們是找不到工作,才選擇做礦工嗎?不是。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有一種新的擇業觀念。從西安科技大學畢業的研究生董剛,學的專業是工業自動化。在畢業時,中國重型機械研究設計院曾向他伸出橄欖枝,但他沒去。因為他的爺爺、父親都是礦工。他希望自己能做一名第三代的礦工,為幫助他的父輩們改善工作條件做點什麼。當他聽説國內首套國産自動化綜採設備在六礦試運作,駕駛這樣的設備採煤是何等的有意義。理想向他發出了召喚,他便報名去當礦工。開始,礦上有意安排董剛去機關工作,但他主動提出要從一名井下採煤工幹起。2009年9月2日,碩士研究生畢業的董剛第一次下井。他説,如果自己的工作對社會有用,工作就會很快樂。現在,他已如願以償,當上綜採四隊隊長。他計劃今年攻讀博士,他的另一個願望是結合自己的專業和井下工作經驗,寫一本自動化採煤的書。轉變了擇業觀念,“井下天地,大有可為”,已成大學生礦工的共識。

  他們是學非所用嗎?也不是。這個大學生採煤班在地下的黑暗王國,找到了大有作為的新天地。他們下井採煤不用撬杠不拿鑽,用的是高科技,綜採工作面實現了無人跟機作業。在地下800多米的礦井下,六礦“採煤班”有個鐵皮箱搭起的“集中控制室”,那裏有電腦和操控設備。只需要在這裡發出指令,便可實現割煤、移架、推溜、噴霧的自動化操作。三年時間,累計安全採煤300多萬噸,12人年採佔全礦總量1/3。相當於該礦同期273名工人的總産量。知識可以轉化為生産力。他們取得了全國同類條件礦井工效第一的成績,並始終保持著安全生産事故為零的紀錄。礦工,在“大學生採煤班”身上,不再是礦難的代名詞。礦工,也不再是“臟、累、險”的代名詞。他們的收入也不菲,董剛的月收入已破萬,其他成員也能拿到七八千元月薪。

  有人曾建議決心當礦工的大學生去“看看心理醫生”,現在,實踐證明需要改變觀念的是這些在一旁説風涼話的人。大學生採煤班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重新認識了煤礦。現代化的煤礦需要高科技人才,大學生採煤班帶來了示範效應。他們的快速成長成為很多年輕人學習的榜樣。據悉:在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如今已有50多個大學生班組。中國煤礦向現代化、資訊化的轉型,將在新一代的煤礦工人身上實現。

  我們歡迎戴眼鏡的“黑領”。選擇煤礦,絕不是選擇了卑微與平凡。脫下學袍換工裝,他們用自己的行動打破了人們對煤礦工人的各種偏見,大學生採煤班已成培養人才的搖籃。可以預期的是:中國新一代的礦長、總工程師,將從這批“黑領”礦工中産生。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