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內報刊亭將全部拆除引發爭議 網友反對一刀切

時間:2012-04-26 14:18   來源:人民網

  近日,鄭州市決定將全市421個報刊亭將全部拆除,官方稱原有報刊亭大多位於人行道上,存在佔道、遮擋行車視線等問題,清理佔道報刊亭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退店經營、還路於民。在網路上,網友對此意見不一,多數網友反對一律拆除。支援的網友認為,拆除報刊亭可以解決佔道問題,讓行人更加方便,妥善安排照顧多方利益即可。反對的網友則認為,拆除報刊亭是因噎廢食,只要合理規劃報刊亭根本不會影響行人,反而會提供巨大便利;此外拆除報刊亭會影響工作崗位,是懶政行為。有網友擔憂,報刊亭拆除後,過一段時間政府又會重建報刊亭,政府行政規劃過於隨意。

  支援的網友認為拆除報刊亭可以方面行人,還路於民。一廣東手機網友説,支援,只是要做好善後工作,許多報刊亭是違章建築,是城市的毒瘤,一己私利影響城市形象,還路於民,報刊亭拆後不允許重新復燃。網友“hzx1111”説,路是給人走路用的,國家有道路法,報刊亭應該設立在不防礙交通的位置,如地鐵大廳,街道廣場的邊角位置。鄭州的整頓是好的,有利群眾出行。應該得到大家的支援。

  有網友認為,一律拆除屬於懶政,只要合理規劃就不影響道路交通。一江蘇手機網友説,一個簡單的字“拆”,斷送了多少家庭的生活保障。政府部門管理上懶政思維過於嚴重,電動車不好管就禁止,報刊亭影響交通就拆除,並不管是否真正方便老百姓。網友“舟行天下”説,報刊亭有的時候挺方便的,可以買一些水啊、地圖啊,對於一個大城市來説是非常便民的設施,對於發展旅遊業有好處,關鍵是建設位置要適當,不能影響交通和視野,但一律拆除明顯有些過頭。

  拆除報刊亭會影響弱勢群體的利益。網友“回首”説,鄭州報亭要拆,一定沒有與政府部門溝通好,報亭的存在利大於弊為什麼要拆呢。一個位置極佳的報刊亭可以養活一家人,雖然鄭州政府給予了補償方式,但雙方還存在一定的差距,一個好的報刊亭一個月4000多,政府提供的工作崗位才1000多,怎麼能夠讓老百姓心甘情願。網友“俄可能”説,政府提供工作崗位會增加政府負擔,本來可以讓其自謀生路,為了面子工程就要背上包袱,這明顯得不償失。而且由於報刊亭的存在會增加報紙和雜誌的發行量,增加投遞員崗位,這些就是更加不可估量的損失。

  拆除報刊亭會導致城市千篇一律,損害文化發展和繁榮。網友“不要聊”説,為什麼取締報刊亭,佔道、阻礙行車視野,為什麼不説道路擴建把城市的邊道都給佔沒了,主要還是城市規劃不合理,國家都提倡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報刊文化反而逐年淡出大眾視線,取締報刊亭是豐富文化還是削弱文化,顯而易見。網友“徐 忠”説,不能因噎而廢食,關鍵是選點,還有造型設計一下,可能還是一道不錯的城市風景線。一北京網友説,北京在奧運會期間不但沒有拆除報刊亭,反而增加了許多報刊亭,鄭州這種做法明顯是同城市發展背道而馳,報刊亭的存在不僅是一種便民設施,更加是一個地區的文化包容度的體現。

  網友擔憂拆除之後又要重建,政府規劃缺乏長期性和原則。網友“有歧視2”説,我們這裡拆完後又建新的報刊亭,只是換個單位收費,而且費用更高,不知道鄭州此舉會不會也是同樣的做法。網友“李煜興-立於行”説,當初是你説要建,要建你便建,如今想要全部拆,説拆你就拆。第一,朝令夕改,出爾反爾,違反“信賴保護原則”,應給予足額補償,追究決策者之責;第二,報亭存廢關乎特定民眾生活來源問題,涉及重大利益,應當經過聽證,遵循正當程式。

  網友認為城市規劃應該聽取民意,不能完全憑“領導意志”決定。網友“w770fh9073”説,城市到底需要不需要報刊亭?這個問題個人覺得不能完全看領導的態度,領導高興了就建,領導看不順眼了就拆,反正都是正確的。都能拿出合理的理由:建是為了提高大家的文化生活;拆是為了城市更加規範。這麼多的報亭,建了拆,拆了建,納稅人的錢就這麼好用?誰來為此負責?老百姓的意見怎麼能夠體現出來?網友“徘徊在十字路口”説,拆或者建都不是大問題,只是這個決策過程未免太容易,也沒有老百姓的參與,城市規劃一是要長期性,確定性,二是要聽取民意,唯有老百姓知道他們最需要什麼樣的城市規劃。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