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捐款”為慈善事業注入新活力

時間:2012-04-05 13:50   來源:觀點中國

  一位70歲的老人,每天堅持捐出10元錢幫助困難群眾,12年來從未間斷過,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平民慈善家”。他就是家住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楊樓鄉治平村的退休職工張德林。(4月3日《中國青年報》)

  每天10元錢的“微捐款”,一個月也就300元左右,在一些人看來也許微不足道,但卻佔到了張德林退休金的五分之一。尤其難能可貴的是,12年風雨無阻的堅持,張德林在給錢給物的同時,也承擔起照顧殘疾人、教導孤兒的“使命”。慈善在無形之中成為他的一項“道德作業”,今天該上誰家了,該送什麼東西了,他都記得清清楚楚,並提前把他們需要的東西準備好。

  慈善的種子之所以在張德林身上“生根發芽”,一是受傳統恩報觀念的影響。在張德林的妻子看來,“好人有好報,做好事肯定錯不了”。二是受“鄉土情節”的驅動。作為一名退休職工,張德林1994年回到了生於斯、長于斯的故鄉。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回饋桑梓、扶助鄉鄰便“開花結果”,從主觀願望轉換為實際行動。

  無論是陳游標式的“高調慈善”,還是張德林式的“微捐助”,都準確地把握了慈善的本源,切實地坐到了裨益他人。然而,對老百姓而言,陳游標不過是報紙上的抽象符號,不過是螢幕上的模糊記憶;太“高”太“遠”了,反倒看不真切。而張德林,就猶如一位鄰家大爺,平易近人、具體生動,更能引發民眾強烈的道德共鳴。

  “微捐助”的作用,在於拓展了困難群體的社會支援網路。對於殘疾人、罕見病患者、貧困學生而言,僅僅依靠以家庭為核心的社會支援往往“力不從心”,外力的注入就顯得不可或缺。“微捐助”是一種社會支援手段,是運用一定的物質和精神手段對弱勢群體進行無償幫助的社會網路。

  12年來,張德林累計捐款達4萬多元,資助貧困家庭戶和外地孤兒、貧困學生等120多人次。和“草根慈善家”阿裏木一樣,張德林也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沒有驚天動地的宏大敘事,也沒有激蕩起伏的戲劇情節,“羊肉串慈善”也好,“微捐助”也罷,一個又一個的小人物,卻用愛心和堅守建構起一個又一個“慈善高地”。

  如果説“郭美美事件”是對慈善公信力的一次損傷,“微捐助”則為慈善事業注入了一股歷久彌新的活力。畢竟,公益永遠不會淪陷,慈善也永遠不會泯滅。老百姓也從來不缺乏扶危濟困的意願,只不過有些時候,他們找不到足夠託付信任的載體,找不到可以表達善意的渠道。而“微捐助”,則為民眾提供了一個慈善標桿。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