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插馬桶”也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時間:2012-03-30 08:22   來源:人民網

  送玫瑰示愛,女孩大多都會開心。用6000朵玫瑰求婚,女孩更會驚喜不已。但將6000朵玫瑰插在馬桶中示愛,女孩能接受嗎?26日,“玫瑰插馬桶”的新郎,廣州美術學院教授、著名陶藝家魏華告訴羊城晚報記者,妻子對他的示愛方式很接受,“也很贊同”。(《羊城晚報》3月28日)

  有句話説得比較好:“世界上從來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沒的眼睛。”就拿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來説,有的人看到的是神秘的微笑、豐富的表現、完美的構圖等各種各樣的美,而又的人看到的僅僅是一個目光呆滯,沒有眉毛的奇怪貴婦而已。

  面對教授示愛的“玫瑰插馬桶”的創意,很多的人看到的只是“庸俗”“浪費”“變態”“大煞風景”,有些人甚至發出了人身攻擊的言論,“為人師表,不務正業”“老夫少妻,老男少雞”。這些人是怎麼了?為什麼容不下一個五旬教授的浪漫?為什麼非要把一個簡單的夫妻之間示愛的行為上升到倫理道德的高度呢?試想一下,如果這件事發生在歐美國家,那麼估計很多人的評論關鍵字就變成了“自由”“個性”“有創意”“有情調”了。這樣的反差是不是很值得思考?

  這樣的反差其實説明瞭很多人的思想觀念已經被“模式化”,看到“富二代”就只想到是紈绔子弟,為富不仁;看到“五道杠少年”就只想到其家世背景顯赫;看到年輕幹部升遷就只想到暗箱操作和潛規則。這種僵化的、片面的、非理性的思維方式是很危險的,很容易造成多數人對少數人的暴力,也很容易扼殺很多人的夢想。

  為什麼中國的教授就不能夠另類呢?現在很多事實都證明“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好孩子都是別人家的”、“美好的風景都在彼岸”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成立的。雖然我們生活的社會雖有一些問題和矛盾,但是我們的社會還是有很多美好事物的,還是有很多可取之處的。我們需要質疑,但是不能對任何事情都做非理性的質疑,更不能帶著固有的偏見和有色眼鏡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對於廣東五旬教授的“玫瑰插馬桶”的示愛行為,我們完全可以用一種寬容的態度、一顆包容的心理性地來看待,而不是在事件本身之外無故妄加猜測。

  換一種思維的角度,摘掉有色的眼睛,去除偏見,“玫瑰插馬桶”就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