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教授”背後的喜與憂

時間:2012-03-29 10:26   來源:人民日報

  中南大學22歲的大三學生劉路,由於破解了堪稱國際數學難題的“西塔潘猜想”,被聘為正教授級研究員,還獲得百萬元獎勵。此事引起熱議,有人讚賞破格選才,有人發出“獎勵太過”質疑,還有人不無“傷仲永”擔憂。怎麼看“22歲教授”?

  破常格方能得大才

  讓在讀大學生一下子成為“正教授”,這種不走“尋常路”的方式,可能有些人覺得刺眼,但換個角度看,未嘗不是人才培養的一次探索。現在,人才選拔、職稱評審越來越程式化、功利化,論文、著作的數量儼然已經成為衡量學者能力的決定性指標,不少研究人員沉迷于跑課題、搶項目,真正的科研創新反而受到冷落,“錢學森之問”也由此而發。

  常格不破,大才難得。中南大學不以論文和資歷論英雄,讓科研成果説話,積極為創新人才搭建成長平臺,這正是其“破格”處。當然,一個“劉路”不足以支撐起高聳的學術大廈,如何以“22歲教授”為契機,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激發廣大師生的創新意識,讓更多“劉路”在科研中脫穎而出,依然任重道遠。

  破解“成長猜想”更費思量

  在關於“22歲教授”的爭議中,也存在一個“成長猜想”。這個創新苗子能成為學術大家嗎?尤其是當教授頭銜、百萬獎金、媒體聚焦紛至遝來時,劉路還能淡定地做一個“學術男”嗎?

  這樣的隱憂不乏先例。且不説宋時的方仲永,看那些一度很受追捧的“少年天才”、高考狀元,不少人歸於“泯然眾人矣”。過度的獎勵和關注,可能會揠苗助長、適得其反。因而,創新型人才的健康成長,需要校長“我十年不考核他”的長遠眼光,也要求社會和媒體包容理性一些,更離不開自勵自強、不斷進取。正如劉路自己所説:人生好比一道數學題,外在環境只能影響你的速度,或牽引加速,或阻礙減速,決定最後終點的人只有你自己。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