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神秘失蹤何以引發民意焦慮

時間:2012-03-26 07:48   來源:紅網

  已離家20多天的安徽安慶市花涼亭灌區管理局局長艾應順至今仍毫無音訊。3月19日,安慶市水利局在報紙上刊登通知,要求艾應順務必于2012年3月30日之前回單位上班,否則依規處理。據了解,55歲的艾應順為正處級幹部,曾任太湖縣常務副縣長。(3月22日《安徽商報》)

  這是繼湖南郴州市農機局副局長王昌宏失蹤事件之後,又一次引發輿論井噴的公共事件。新聞一發佈,立即被近百家媒體轉載刊登,其中,在網易就有近兩萬條跟帖,批評者有之,擔憂者有之,謾罵者更甚。透過這兩起官員失蹤案,我們不得不思考,官員失蹤為何會引發公眾的普遍關注?

  在現有體制下,我們對官員的監督和制約乏力,官員手握權力很容易産生腐敗等不端行為,損害公共利益。官員的失蹤,一般情況下有三種原因,一是出現意外,二是因存在債務等糾紛逃離,三是因貪腐問題潛逃,而在這三種原因中,往往第三種最有可能發生。

  因此,一旦發生官員失蹤案,民眾不由聯想到貪腐問題,聯繫到時下屢有發生的官員“走路”。然而,這種猜測大多數時候又很難得到權威部門的正面回應。就郴州、安慶兩地發生的官員失蹤案來説,當地有關部門要麼就是內部尋找,要麼就是通過警方尋找,卻忽視了向公眾解釋説明。

  其實,官員有沒有貪腐問題,只需要有關部門介入調查便可以得出結果。可事實卻是,直到登報尋找,官員往往已經失蹤許久。如此讓一個失蹤官員脫崗,不由讓人産生更多的懷疑:這背後究竟有沒有不可告人的貓膩?若非如此,何以不能正大光明?

  顯然,導致民眾普遍關注且焦慮的根本原因,就在於權力運作缺乏必要的透明。或許,官員失蹤只是遇到某種意外,並沒有貪腐問題,但正是這種神秘化的運作,讓尋找官員的事情變得更加戲劇化,嚴重傷害了政府公信力。因此,當務之急就是規範權力運作,緩解民眾的焦慮情緒。

  具體而言,首先要完善制度對權力的監督和約束,從根本上遏制官員貪腐問題,其次要真正讓權力運作陽光化,對類似神秘化運作的做法要有相應的懲罰規則,倒逼權力主動為民眾解答疑惑,再次,要讓官員處於內外監督之下,避免再次發生官員神秘失蹤。(禹海君)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