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提高大學管理科學化水準

時間:2012-03-23 08:33   來源:人民日報

  把握大學管理規律、實現大學管理科學化,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大學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大學教育教學水準、提升人才培養品質的關鍵。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大學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人民群眾對大學教育的多樣化需求不斷增長,大學教育國際化進程明顯加快,迫切需要大學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不斷提高大學管理的科學化水準。

  樹立科學理念。科學的管理理念是科學治校的先導。大學管理者應深刻認識和把握大學教育的發展規律以及大學管理自身的運作規律,全面分析大學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對辦什麼樣的大學和怎樣管理大學進行理性、全面、深入的思考。應樹立管理是科學、管理出效益、管理是生産力的理念,強化法規意識,實現由“人治”向“法治”、由“治事”向“治法”、由隨意性向規範化轉變,使大學管理步入法制化、科學化軌道;把管理工作滲透到教學科研、人才建設、後勤保障之中,貫穿于大學建設的全過程,把不同層次、不同領域的力量整合起來,把全校教職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實現系統效益的最大化;摒棄粗疏、粗放等大而化之的管理行為,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和資訊系統,對管理對象實施精細、準確、快捷的規範與控制,以精細促落實、以精確求高效,帶動大學管理工作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

  創新管理方式。科學的管理方式是提高大學管理科學化水準的核心。大學管理者應根據變化發展的實際,堅持用唯物辯證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創新管理方式方法。應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推動專業設置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法制訂和調整、科研課題立項等進一步面向社會、面向市場,強化市場意識、品質意識、品牌意識;根據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的要求,探索運用現代管理學、組織學、心理學等學科的科學方法,進一步改變粗放“經營”的方式,強化成本核算,挖掘資源潛力,最大限度地減少浪費,提高辦學效益。同時,深刻認識在當今資訊社會,現代傳媒對大學師生的思想和行為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自覺利用現代傳播工具,構建新的管理平臺,促進管理工作的科學化。 

  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大學是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和培養地,大學師生學歷層次較高,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更加注重精神上的追求,更加關注個人的發展機會。因此,不斷提高大學管理的科學化水準,應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在大學的各項管理中體現以師生為本的價值取向,尊重師生的人格和合法權益、正當追求。大學發展為了廣大師生,大學發展也依靠廣大師生。大學管理者應堅持用人所長,注重開發人的潛能,充分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管理、自覺服從管理;不斷增強服務意識,把廣大師生的利益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切實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師生的根本利益;實行人性化管理,尊重師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師生逐步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加強隊伍建設。面對國內改革發展的新形勢和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大學要不斷提高管理科學化水準,必須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化管理幹部隊伍。大學管理者應提高認識,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進一步增強專業化管理意識,認真抓好管理隊伍建設,切實搞好管理人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充分發揮管理人員的作用;緊密結合本單位實際加強管理工作,認真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大學管理的成功經驗和國際前沿的大學管理理論,不斷探索和完善具有時代特徵、符合大學特點的選人用人機制,教育引導管理人員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理論政策水準,提高科學決策能力和科學管理水準。(陳敏生 南方醫科大學校長)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