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泄題門”不能僅限于“打補丁”

時間:2012-03-19 11:15   來源:山西晚報

  今年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科目開考前,被曝英語考題泄題。教育部公佈消息,目前已經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教育部要求認真核查試卷,對作弊考生嚴肅處理,強化復試考核。(本報昨日6版報道) 

  儘管教育部拿出壯士斷腕的智慧與勇氣,提出“強化復試考核”的考研補救舉措,但此“一招鮮”卻難以擔起“維護考試公平正義”的重任。一則,對於那些受作弊、泄題事件影響,分數沒有達到復試線的同學,已然喪失“與人爭鋒、入考試學校”的機會。二則,“可疑考生”沒有明確標準,僅憑各高校“跟著感覺走”,其結果不僅可能“縱容作弊者、冤枉面試不佳者”,而且還可能給了某些權貴明目張膽搞特權的機會,造成更深意義上的不平等。 

  同樣讓人糾結的是,時至今日,對此次研究生考試泄題的範圍有多大、源頭在哪、是否將嫌犯捉拿歸案等關鍵資訊,公眾只聽到教育部門的“自説自話”,司法機關是否介入調查,調查進展如何、是否質詢了考試組織方……還在上演著 “你猜你猜你猜猜猜”的遊戲。——這似乎是各類泄題事件一貫的“解題思路”。 

  事實上,國家“掄才大典”,幾乎面臨著全線失守。以往英語四六級、司考、國家公務員考試、註冊會計師考試等眾多國家級考試泄題早已不是“傳説”。而據説此次除考研英語外,至少有政治、數學、西醫綜合答案也被洩露並售賣。泄題鏈條一直延伸至各類考試命題組與各級考試中心,但在以往的“解題思路”指引下,教育部門似乎更多在強調作弊者如何手段先進、如何嚴懲考生,就是難對“內鬼”痛下狠手——事發東窗、法紀不彰,這不禁讓人想起某些國企犯錯誤時豪氣幹雲的“自查自糾”,你能指望其演繹出“清理門戶”的傳奇? 

  這其實暴露了我國“華麗”考試外衣的兩大“漏洞”:一者,考試一般都是由行政部門組織,即便出了問題,也是“飛揚跋扈並風光滋潤著”,考試組織者與泄題調查者合二而一,自己查自己,很難獲得獨立調查結果,也沒有動力去改進考試方式。二者,“一考定輸贏”、唯分數是舉的招生機制,也為泄題鏈條上的各路“衝鋒者”提供了“原動力”。 

  反觀國外,升學考試、各種水準測試也不少,卻幾乎聽不到考試舞弊的傳聞,原因就在於:一則,其考試組織形式,大多由經過市場檢驗的專業機構組織擔任——“機構之誠信,是為從業之羽毛”,涉嫌泄題猶如“褪毛”大辱,主管部門必會查個水落石出,來維護考試公信力,並努力跟進。二則,招生制度變“一錘定音”為“N錘定音”,比如,美國的SAT(學業能力評估考試)就是一年考7次,且錄取“三合一”(考試分數、平時成績、綜合素質),祛除“唯分數論”既減輕了考生焦慮,也降低了考試風險。 

  可以説,此次考研泄題事件,復試補救措施只是為考試“外衣”打了一塊小小的補丁,這還不夠。飽受國人大吐口水的考試“外衣”,還亟須將“考試組織形式與招生制度”兩個漏洞都填補上,還原其整體性、安全性,才能一刀斬斷某些人用泄題牟利、以作弊“升級”的妄念,讓非常嚴肅的人才選拔工作不至於跌入大面積信任塌方的危機。(崔中波)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