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是應該傳承的“子曰詩云”

時間:2012-02-22 10:55   來源:齊魯晚報

  今年是雷鋒同志逝世50週年。 

  雷鋒,這個響亮的名字曾經在半個世紀的光陰裏溫暖了幾代人。在“向雷鋒同志學習”的號召下,這個生前默默無聞的普通一兵成了全民偶像。每當我們看到那些助人為樂的人,總會先想到“活雷鋒”這個詞。 

  在離開雷鋒的日子裏,雷鋒精神並沒有遠去,因為我們一直被各種各樣的愛和奉獻感動著。同時,不能否認的是,在一些年輕人的印象中,雷鋒的背影有些模糊了,他們不太清楚雷鋒是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學習他,怎麼學習他。在張揚個性的時代,他們各有各的偶像,或者是影視明星,或者是成功人士,卻忽視了雷鋒所承載的精神財富。此時,就需要我們去及時地擦亮“雷鋒”的形象,繼續用雷鋒精神照亮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世界。 

  雷鋒逝世之後的50年間,中國發生的變化可以用天翻地覆來形容。目前的中國現代化進程不斷深入,經濟繁榮、社會開放、文化多元。環境的巨變也推動著觀念的改變。如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不再局限于“熟人社會”,更多向“陌生人社會”過渡。在公共領域中,人們更加重視制度和規則,而不是感情和道德。這種趨勢固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但是高速的現代化也很容易導致人性的異化。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逐漸感覺人情冷漠。在城市裏“扶老人過馬路”幾乎成了傳説,“老人倒地之後無人攙扶”的新聞倒是屢屢出現。大多數袖手旁觀的人並非沒有能力,只是對他人尤其是陌生人失去了愛與同情。去年發生的“小悅悅事件”更是讓全社會感到震驚。我們不禁要反思,如果只是不斷地追逐物質需求的滿足,幸福是否會離我們越來越遠,正在進行中的現代化還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 

  當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瞻前顧後時,還是會想起雷鋒的形象。面對一些社會領域中的誠信缺失,我們懷念他“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説老實話”的誠實;面對一些極端利己的市場行為,我們懷念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奉獻精神;面對競爭激烈、人心浮躁的工作時,我們懷念他“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樂觀豁達。不同的時代對雷鋒精神有不同的解讀,淳樸的他應當成為我們汩汩不絕的精神源泉,他的言行和“子曰詩云”一樣都已經成為寶貴的歷史傳承。 

  在這個時代,我們再次大張旗鼓地學習雷鋒不僅僅是為了延續一種慣性,還有更多的現實需要。社會急劇轉型,加之多元觀念的碰撞,確有不少人被甩出了時代的列車或者正感受著內心的迷茫。此時,我們需要一根“定海神針”,指引我們走得更穩健更踏實。(沙元森)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