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須有的“縫肛門”亦應追責

時間:2012-02-15 15:20   來源:新民晚報

  要不是央視最近的報道,“縫肛門”早已在人們的記憶庫裏沉底,或許再也不會開啟。前年7月,深圳孕婦林某到深圳鳳凰醫院待産,生産後肛門疑被助産士張吉榮縫上,産婦丈夫陳默認為助産士為收紅包而實施報復,助産士稱是為産婦痔瘡縫扎止血。此事發酵成轟動一時的“縫肛門”事件。未曾想到,一年半過去,事件徹底改變了雙方生活,陳默為打官司和照顧妻小,丟了工作,從原先租住的高檔社區轉住深圳城鄉接合部;張吉榮則丟了深圳的工作,回到老家陜西,生活拮據。儘管兩敗俱傷,雙方至今仍各執一詞,繼續訴訟。  

  對於局外人,我們對如此現狀非常意外,也非常遺憾,但難辨是非,難下結論。不過,據多方調查的事實是,所謂“産婦肛門被縫”及紅包等情況並不存在,助産士張吉榮對林某實施的是“縫扎止血”手術,只是對痔瘡做了處理。“縫肛門”其實無中生有。 

  那麼,是誰支起了這個莫須有的“門”呢?據深圳市衛生主管機構的調查報告認定,媒體關於助産士縫了産婦肛門的報道與事實不符。顯然,正是虛假報道作祟,將當事人逼上窘境困境,人體的傷口癒合了,心靈的創口卻依然滴血。而“縫肛門”報道的始作俑者,如今是否會捫心自問,良心不安?但無論如何,人們再次見識了“客裏空”的淫威,也再次領悟新聞打假之繁重與艱難。 

  就在這當口,新聞出版總署發佈《關於查處虛假新聞的通報》,通報了4例典型的虛假新聞。從中可以發現,這回的通報將造成虛假新聞的原因與過錯一一點明,對采編每個環節的相關責任人都有查處結果。就社會影響和産生後果看,“縫肛門”的報道與之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對“縫肛門”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也須開展一個全面調查,尋找根源,分清責任,引出教訓,否則真對不起虛假新聞的受害者,也對不起公眾和輿論。 

  尤需重視的是,在新聞界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中,“客裏空”依舊不時冒頭。這很發人深省。“走、轉、改”的精髓,最根本的就是求真、務實。無論是解決“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問題,還是將自身的位置設定於“在路上、在基層、在現場”,抑或倡導“説實話、説新話、説老百姓的話”的文風,其本質要求就在於實事求是。假如這最起碼的一點都不能做到,“走、轉、改”又會有何效果?(怡然)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