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孩5樓墜落被接,對未受傷救人者應有掌聲

時間:2012-01-31 15:33   來源:濟南日報

  杭州的吳菊萍不顧危險,徒手接住10樓墜落的2歲女童,感動中國,被網友稱為“最美媽媽”。1月27日,哈爾濱也出現了這樣一位英雄人物,他叫謝尚威,今年28歲,他徒手接住了因放鞭炮而不慎從5樓墜落、重達110斤的15歲男孩。幸運的是,男孩僅是左腕骨折,顱內輕微出血,並無生命危險,而救人英雄謝尚威也只是後腰和尾骨受輕傷,已回家休養。(據近日央視網報道)

  雖然輿論總是在感慨道德的淪喪和世風的日下,可不斷涌出的英雄們,以這些平凡卻讓人震撼的行為告訴人們,對道德無須悲觀,道德人心並沒有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變壞,那些真善美的精神,那些大善大愛,人性中那些最樸素的溫情,其實每一天都活在我們的社會中,且需要我們去發現並去珍視它。

  正如吳菊萍當初救人時強調“當時自己沒想太多,只想著救人”一樣,面對“救人當初是怎麼想的”這個問題時,謝尚威很平淡地説:當時哪有時間想這些,連危險都沒想。我也有個7歲的女兒,為人父母的,遇到這種事肯定都會衝上去的。我也不認為自己有多高尚——與吳菊萍一樣的平淡,一樣地不事張揚,一樣地拒絕高調。

  遺憾的是,面對同樣的問題,做出了與吳菊萍同樣的選擇,與“最美媽媽”一樣偉大的謝尚威,並沒有獲得與吳菊萍一樣多的掌聲和讚譽。吳菊萍的英雄事跡經媒體報道後,各種榮譽和獎勵接踵而至,掌聲和鮮花如潮湧來,大江南北,佳話被廣為傳頌,“最美媽媽”成了道德楷模,獲得了從公司到政府的獎勵。相比之下,謝尚威得到的掌聲少得多,他的故事也很少被媒體關注。“最美媽媽”的人人皆知,“最美爸爸”的輿論冷遇,形成很鮮明的反差。

  當然,這種冷遇,與謝尚威本人的低調和對媒體的回避有關。他説:因為怕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我起初回避媒體,後來孩子父母同意後,我才開始面對媒體。不過,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可能在於,謝尚威並沒有像“最美媽媽”吳菊萍那樣,在救人之後自身受到重傷。我們的媒體在塑造道德楷模時,都習慣追捧那些悲情的英雄,在渲染悲情和讚美流血中去塑造英雄人物的光輝形象。無論做了什麼好事,沒有流一點兒血,在他們看來就不算英雄;即使是天大的好事,救人者沒有因此受傷害,好像就沒有了新聞價值和典型價值。傷殘越是厲害,就越有楷模價值,受傷越是嚴重,形象就越高大,因救人而犧牲生命,似乎也最適合被當作典型。媒體在敘述這類故事時偏愛悲情和傷殘,因為這些佐料方便將人拔高。

  我們所有塑造的見義勇為人物,身上似乎都包裹著這層悲情的基調,非傷即殘,非殘即犧牲,我們的教科書和新聞報道中,充斥著這樣的高大英雄。即使沒有流血,沒有犧牲,記者在採訪這些英雄時,也會用問題去誘導見義勇為者説一些豪言壯語,講一些驚心動魄的故事——比如在救人的那一瞬間想起了很多。這是一種畸形的典型觀,公眾應該習慣沒有受傷的見義勇為者。見義勇為的偉大,並不在於犧牲,不在於受傷,而在於路見危難挺身而出!捨己救人傷痕纍纍當然值得尊重,而那些見義巧為而沒有受傷的人,同樣值得尊重,應該給他們同樣熱烈的掌聲!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