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給“不文明”找藉口

時間:2012-01-13 15:35   來源:中國青年報

  1月11日,因乘客車廂內吸煙和一輛列車設備故障停運,武廣高鐵多輛列車晚點。同時,廣鐵集團已暫時停售當日至武漢車次車票。據廣鐵集團通報,經查,列車煙霧報警是因車廂內有旅客吸煙所致。廣鐵集團呼籲,由於春運期間列車開行密度大,一旦前行列車因故停車,勢必影響後續列車正常運作,請旅客不要在高鐵車廂內吸煙,以免影響列車運作秩序和安全,耽誤大家行程。(《武漢晨報》1月12日)

  自2009年通車起,武廣高鐵就一直未能擺脫因乘客吸煙而導致運作延誤的困惑,同樣的困惑也多次出現在京滬高鐵線路上。數年前,輿論曾就高鐵上要不要設置吸煙區有過一番沒有下文的討論。如果説以前還情有可原的話,那麼,自去年5月1日起,重新修訂後的《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正式實施,“室內公共場所禁煙”已經上升為法規後,乘車不能吸煙的疑問理應煙消雲散,公共交通工具當成為一片無煙的“凈土”。對於法規明令禁止吸煙的公共場所,一些乘客依然無所顧忌,結果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何嘗不是逼著廣大乘客為這樣的不文明現象埋單呢?

  知名旅華日本留學生加藤嘉一在談到日本京東大地震後,社會迅速恢復秩序問題時指出,“去過日本的朋友都很清楚,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日本人是靠秩序生存的民族,無論是地鐵裏還是十字路口,商店裏還是公廁裏”。在日本,推崇秩序的經典範例很多,像日本工業界發明的精細化管理模式,至今笑傲國際;一般國家的地鐵開行密度精確至分,但日本卻精確到秒。前幾年日本發生一起嚴重的電車事故,調查結果發現,正是因為電車司機為追趕先前延誤的時間,超速導致交通事故;作為一個地震高發國家,日本減災工作細緻程度令人敬佩:日本家家戶戶擁有避難場所地圖,汽車行李廂裏則備有乾糧、飲用水、手電筒、急救包。

  推崇秩序,這本來就是一種推崇文明素質的健康文化。一個社會的文明素質越高,資源發揮出的效益也就越大,反之亦然。同樣以日本為例,日本是一個資源高度稀缺的國家,但日本垃圾回收利用率高達75%,位居世界前列。另一方面,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最為複雜、處理最為高效的國家之一,前往日本的外國人,最先接觸到的往往是垃圾分類知識。曾有圖片顯示,一個公園的垃圾袋居然有八個之多,分門別類,圖文並茂。可想而知,如果沒有公眾的積極支援與嚴格遵守,日本的垃圾回收利用又怎能取得這樣的優異成績呢?大街小巷又怎會那麼乾淨呢?

  高鐵本來是集科技于一身的先進交通工具,不能稱其十全十美,至少在資源配置上遠優於傳統列車。更主要的是,由於時速高,運作時間一般都不會太長。在此情況下,如果一再強調“不吸煙痛苦指數”,更像是對文明的漠視乃至抗拒。

  不可否認,一個社會文明素質的提高,有賴於各方面形成合力。過去,我們一提到不文明現象,常常提到硬體設施的欠賬問題。我們並不否認這一困難的存在,甚至還可能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但越是這樣,鞭撻不文明現象,提高公眾的文明素質就更為重要。一言以蔽之,不能一再拉低底線為不文明現象張目!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