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期待 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更加給力

時間:2012-01-05 13:15   來源:工人日報

  新年新氣象,2012年伊始,一些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便有好消息傳來。據1月3日中央電視臺報道,1月1日開始,我國首條高速公路滬嘉高速公路,正式停止收費。同時,從1日零時起,寧波高速公路收費站停收“進城費”。1月10日起,江蘇省將降低省內聯網高速公路的最低收費標準。另據1月3日《光明日報》等媒體報道,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將PM2.5正式納入環境品質標準;北京市環保局將在今年啟動PM2.5監測,完善空氣品質資訊發佈制度。

  高速公路終於邁開了停止收費的步伐,PM2.5終於要作為空氣品質的考核指標之一了。説“終於”是因為這兩個問題在過去的一年中都是熱門話題,經歷了“備受質疑—相關部門回應—各方廣泛討論並建言獻策—一些地方有所改進”的過程。“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無疑契合了廣大百姓的期待。

  物價漲沒漲、收入增沒增、房價降沒降、看病難不難、稅費減沒減、路上堵不堵、空氣品質好不好……這些都是百姓關心的民生問題。回首2011年,不少問題引發了爭議和討論,經歷了方方面面的考量和博弈,有的還推動了相關改革和公共政策的出臺。展望2012年,在公共政策、措施的出臺、完善方面,有關部門應該汲取怎樣的經驗和教訓?涉及民生領域的公共政策、措施的制定應該遵循怎樣的原則?對此,公眾有著很多新的期待。

  首先,期待這些公共政策和措施能夠與時俱進,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比如,一些高速公路超期收費、不合理收費的問題長期存在,相關部門大大小小的整治行動也開展了不少,但結果卻不令人滿意。對PM2.5的監測也是一樣,如果沒有灰霾天氣的持續出現、沒有輿論的壓力,相關部門是否會有所行動呢?不可否認,近年來,在若干民生問題的治理和改善上,政府部門做了不少工作,百姓看在眼裏。但同時,也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有時,媒體在推進、公眾在呼籲、一些突發重大事件令人焦慮,但相關部門的反應卻較為滯後和被動。

  其次,期待這些公共政策和措施在出臺過程中能夠切實傾聽民意,尊重民意。時下,很多法律法規的出臺、公共産品價格的調整、公共政策的制定,都有公開徵求意見的環節,有的也會舉行聽證會或者展開社會調查,然而,走完這些程式之後,是否真的徵集到了民意、又有多少民意被採納,公眾往往不得而知。過去的一年,“逢聽必漲”的聽證會飽受詬病。民意當中,合理的訴求應該得到滿足,不合理的也要給予耐心解釋。如果得不到公眾的理解和認同,再好的政策也很難推行下去。

  再有,期待這些公共政策和措施能夠盡可能細化,保證切實執行。比如,今年春運,鐵道部開始實行網路購票,出現了一些人的姓名遭搶注、扣款成功卻不出票等問題,這些情況在欲推行網路售票之初是否都不可預見呢?能夠在網上買火車票,對公眾而言確實便利很多,但所謂有備無患,如果事先能有一些預判和預案,應對起來自然可以更為從容。此外,期待這些公共政策的執行能有一定的規劃性和連續性,不要朝令夕改,不要未加論證,“來去匆匆”,也不要因為領導任職的更替而輕易改變。以往那些同一塊地今天蓋學校明天建商廈、同一條路今天挖開埋電纜明天挖開鋪光纜的事情時有發生,耗費了不少公共資源。

  公共政策和措施是否科學合理,執行的品質如何,是否統一連貫,關係著公眾的生活品質,也關係著國家的發展品質。2012年,但願涉及民生的公共政策的品質越來越好,對公眾權益的保障越來越好。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