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戳中了貧富差距大的痛處

時間:2011-12-23 14:55   來源:齊魯晚報

  年味漸濃,關於年終獎的話題開始升溫。但在我們這個有著不患寡而患不均傳統的國度裏,行業間、系統內年終獎收入存在的差距常常讓人心緒難平。

  前幾天網上有人爆料稱,一汽大眾將給員工發放相當於27個月工資的年終獎,招來一片“羨慕嫉妒恨”。該公司很快證實,今年底確實發放了27個月工資作為分紅,但並非以全額工資為基數,而是發放27個月基本工資,一般職位員工基本工資3000元左右。即便如此,一般員工也能拿8萬元年終獎。

  年終獎是27個月的基本工資,紅包不小,讓人眼熱,這家有國企背景的合資公司頓時被推向了風口浪尖,外界臧否不一,眾説紛紜。但不容抹殺的是,企業能從利潤中拿出一部分錢來獎勵員工作為分紅,讓員工與企業一起發展,這是企業之愛,是員工之幸,也是現代企業的題中應有之義。畢竟,發放年終獎是用人單位的一種自主行為,只要資金來源合法,發放多少無可厚非。只是,這個年終獎的金額實在太大,戳中了當前收入分配領域存在的分配不公、貧富差距大的軟肋,讓不少人頓生“羨慕嫉妒恨”之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打破大鍋飯和平均主義,逐步確立了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這有效地激發了社會創造活力,促進了社會財富的極大增加,人們的收入水準普遍提高。然而,城鄉、區域、行業和社會成員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擴大,分配不公問題凸顯出來。從我國普通行業和壟斷行業角度看,財富不斷向壟斷行業集中,行業之間收入差距不斷拉大,金融、證券、電力、通信、地産、能源等行業明顯高於其他行業。其中,部分行業的福利過高,各種名目的派發獎金,進一步拉大了貧富差距。

  給員工發27個月基本工資的一汽大眾是因為效益好,而同行業裏也有不景氣甚至虧損的公司,那些公司發給員工的年終獎可能就少得可憐甚至沒有。因此,在汽車行業內,一個年終獎就讓貧富差距凸顯了出來。而昨日有媒體報道稱,浙江某高校資深教授的年終獎不及一名今年剛畢業的某銀行基層信貸員,讓人唏噓不已。儘管單純用年終獎的多寡衡量二者的價值大小值得商榷,但是,薪酬在教育和金融這兩個行業之間的差距卻已昭然若揭。

  儘管一汽大眾公開年終獎實屬無奈,但能夠讓世人知曉值得讚賞。而那些處於壟斷地位的暴利行業每年發不發年終獎給員工,發的話到底發多少呢?外界似乎很難知道。可以肯定的是,由於財富分配的不透明,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功能難以有效發揮,勢必肥了個人、虧了國家。

  做大財富“蛋糕”容易,分好“蛋糕”很難。這是社會轉型的時代之痛。毋庸諱言,在從“先富起來”到“共同富裕”的發展進程中,出現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一汽的年終獎雖然高得令人咋舌,公眾還是可以接受的,畢竟汽車行業是個開放的競爭性行業。公眾不能容忍的是一些國有企業靠壟斷地位獲利,上繳國家的少,分給自己的多。目前,民眾正期盼調整分配關係的政策能夠不斷出臺,但是要想根本扭轉這種貧富差距過大的格局依然任重道遠。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