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今日求情,不如從前當炮手

時間:2011-12-23 11:09   來源:羊城晚報

  廣州市政協通過第十二屆新委員名單,其中愛“放炮”的韓志鵬留下,一百多名打分考核後建議不留任。“有些委員素質也不錯,但就是太忙,忙得沒時間來開會,那就沒必要當委員了,換個有時間來開會的嘛。”林元和主席説,“也有不留任的委員私下來求情,但這是集體的決定。”早知今日私下求情,不如從前學韓志鵬委員多“放炮”,正正噹噹連任。

  有些人爭當委員,卻不開會、不議政,這是觀念錯誤所致。一些人往往將政協委員、人大代表資格當成榮譽,忽視了它們的政治功能。中國的人大、政協並非擺設,而是重要的參政議政機構。時代不同了,社會變得複雜多元,利益分化。政府官員不是神仙,受身份所限,對社情民意的了解總有盲區。政協委員來自各行各業,正是彌補官員決策盲區的絕佳幫手。

  有些政協委員把社會上明哲保身那一套帶進政協,只鼓掌不提批評意見。實際上不提反對意見,對決策者來説就是沒有價值,就好比汽車安全測試,撞不壞汽車的安全測試系統是不合格的,只會鼓掌的政協委員也是不合格的。要知道,在政策出臺之前提意見,哪怕是激烈的反對意見,也是建設性意見。等到壞政策後果顯現之後再批評,那才會讓政府和官員尷尬。

  一些委員在參政議政上表現不積極,或者經常不來開會,不參加調研,憑主觀判斷即可認定為不合格,制定考核辦法更方便比較。既然有了考核辦法,能否將考核辦法和考核成績拿出來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一來滿足社會知情權,政協委員是民意代表,應該接受民眾監督;二來讓新任委員儘快熟悉自己的職責所在,充分行事議政權利,免得來年又有人來求情;三來免除爭議,免得有些卸任委員在社會上發牢騷稱自己的位置被別人爭過去了。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