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製造了“閆沛東”

時間:2011-12-06 13:37   來源:長江日報

  12月4日下午,邢臺市公安局橋東分局的微博上爆出一條驚人消息:自稱擁有曹操墓造假的十多項鐵證而一夜之間躥紅網路的“閆沛東”,真實姓名為胡澤軍,其實是一名網上逃犯。2005年,他因冒充記者騙人錢財而被邢臺警方列為網上逃犯,目前仍在對其進行追捕,並懸賞500元徵集破案線索。(12月5日《燕趙晚報》)

  這是一個過於戲劇化的事情,打假之人居然是個造假之人,“閆沛東”所公開的四個身份沒有一個是真的,他的邢臺師專學歷被否認,部落格頭像曾用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劉慶柱的照片,而且他還是一名犯罪嫌疑人,涉嫌多起詐騙案件,被指曾冒充記者騙錢,6年前被警方網上追逃。

  打假之人造假,那些力挺曹操墓屬實的人可以長噓一口氣了,而為曹操墓焦頭爛額的安陽相關官員似乎也可以如釋重負了。但是,“閆沛東”造假是一碼事,曹操墓是否屬實是另一碼事。質疑曹操墓的人很多,曹操墓是否屬實,並沒有定論。

  其實,更值得反思的是,胡澤軍這樣一個有前科的人,一個不學無術的騙子,為何能夠搖身一變成為學術紅人?這自然與胡澤軍善於蠱惑、巧妙抓住受眾心理有關。比如,他自稱已從事三國文化學術研究及魏晉南北朝考古21年,足跡遍佈冀豫;在曹操墓事件處於膠著狀態時,他常有驚人之語,聲稱自己擁有“曹操墓”造假的一系列證據,並且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證據鏈。再比如,他聲稱河南考古隊隊長潘偉斌參與造假,並將假文物埋進墓內再挖出來冒充,又宣稱“曹操墓”最重要的證據“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係偽造,他經過多方調查取證確認假石牌出自河南南陽。如此種種,極具新聞性,又極大地捕獲了民眾的探求欲,以至於他一個人簡直主導了質疑曹操墓事件。

  在曹操墓事件中,民意洶洶,不少網友處於極大的焦慮之中,由於資訊不對稱,且不具有專業知識,極易被“引導”和操縱,這就為胡澤軍之流大行其道提供了機會。

  一些媒體人及業內人士缺乏辨別力,甚至推波助瀾。據鄭州晚報披露,閆沛東(胡澤軍)被冠以“三國文化研究學者”頭銜,最早出現在6月15日的北京一家報紙上。此外,讓閆沛東聲名鵲起的還是始於去年8月23日在蘇州召開的“三國文化全國高層論壇”這場曹操墓“打假”事件。現在看來,胡澤軍的一些言行確實經不起推敲,前後矛盾,漏洞百齣,為何就能輕易蒙蔽一些媒體人以及業內人士,是故意被蒙蔽還是眼力太差?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