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部限制排隊人數不是治本之策

時間:2011-12-05 13:52   來源:燕趙晚報

  按照鐵道部最新修訂的《鐵路旅客運輸服務品質標準》要求,各車站日常購票排隊等候不超過20人。但目前國內大多數客流量較大的車站都無法達到這一要求。鄭州火車站多個售票窗口排隊均超過了20人,最長隊伍有近百人。對於新《標準》,火車站工作人員稱,他們暫時還沒有具體措施。(12月4日《京華時報》)

  “排隊不超過20人”新規之所以成為一張“制度畫餅”,原因有三:一者,這一規定看似具體明確,實則非常籠統,操作性不強。大車站與小車站客流量不同,顯然不能一刀切;二者,排隊是個動態過程,人數難以機械量化,即使能量化,誰來監管?三者,一旦排隊超過20人,怎麼辦?如果沒有具體罰則,規則自然形同虛設。

  其實,排隊長龍不過是一票難求的一種表像,限制排隊人數並非治本之策,用簡單的倒逼手段紓解買票難,的確有些想當然。正如前不久衛生部針對看病難問題,出臺了“掛號、劃價、收費、取藥等服務窗口等候時間不超過10分鐘”的規定,有些醫院表面上看來掛號的人少了,卻把排隊長龍從掛號窗口趕到診療窗口,掛號難解決了,可其他難又接踵而至。可見,看病難的病根不除,限時掛號難以成為常態。

  同樣道理,紓解買票難也要尋求治本之策:一者,解決運力不足的問題,從根本上緩解供求矛盾;二者,要讓有限的資源得以合理配置,堅決打擊黃牛黨和“內鬼”囤積居奇、壟斷票源的行為;三者,把“增加售票窗口、增設臨時代辦點、網上售票、電話預訂以及團體購票”等方式納入動態監管。這些做法總比“排隊不超過20人”的規定要務實得多。

  什麼時候票源充足了,多元化的售票方式真正落到實處、發揮作用了,排隊長龍自然不復存在,而“排隊不超過20人”的規定也會成為多餘。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