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車擦鞋憤怒背後更需要反思

時間:2011-11-17 09:27   來源:光明網

  近日,一張“為俺擦鞋”的照片在微博走紅,翹起的腿,俯下的身子,尊卑有序的場景令網民情緒沸騰。雖然當事方稱並非警察而是警車駕駛員接受擦鞋服務,但警察和警車裏的駕駛員在符號上是一致的:都包裹著公權力的外衣。那麼請仔細思考,難道"警察或者警車裏的人"就不能接受擦鞋服務?

  如果説人民警察只能服務人民不能被人民服務,那難道警察也不能叫外賣:“大老遠的讓人送餐到嘴邊,難道警察沒手沒腳,還要辛苦人民跑腿?”警車也不能讓勞動人民清洗?所有勞動人民從事的服務行業,警察都無權接受服務?

  警察穿著警服開著警車,擦一下皮鞋,與叫個外賣或上個廁所,有何區別。作為一個正常的服務項目,只要警察給了錢,服務者都會笑臉相迎。事實上,只要付費,並且不要求提供購買以外的服務,服務者與被服務者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作為服務者,才不管來的是警察還是老百姓,給錢即可,何來“欺負”之談?

  作為擦鞋服務的提供者,他們希望每一雙走過面前的“皮鞋”都來擦一擦,顧客多就意味著生意好,而至於“皮鞋的主人”到底是貧是富是官是民並不重要。圖片中那從警車上伸出的“雙腳”,在擦鞋阿姨眼裏只是一個"顧客"而已。

  從市場自由交易的角度講,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被擦鞋者”,前提是“付費”。“警察擦鞋”的特殊,就在於他具有了區別普通百姓的“公共執法者”身份,這樣一個人能否享受擦鞋服務呢?當然可以。不能憑著自己的"正義感",就否認這種交易的正當性。

  擦鞋是一個服務行業,由於特定的從業需要,使擦鞋者不得不低頭、消費者不得不坐起,這種觀感上高人一等的感覺,在形式主義氾濫的中國人看來,就變成了不平等,而恰恰忽略了一手交錢一手給服務的實質上的平等。

  這種理論上平等買賣的姿態,在旁人扭曲的內心看來就是卑微和擺譜。那假設一個白皮膚藍眼睛的老外掏錢坐了次滑竿,抬滑竿的“樸素的、勞動的中國人民”汗流浹背,是否也會被扭曲的內心解釋為“都幾百年了,帝國主義怎麼還在欺壓中華民族炎黃子孫?”

  在整個事件中,公眾注意到了擦鞋人所在的位置比較特殊——在警車裏,而提供服務者卻在另一個表面上並不平等的地點——警車外,這讓人有了發泄不滿的由頭。

  事實上,警察僅僅是叫了一次擦鞋外賣。飯店只在店裏做生意,那服務就只能在店裏發生,如果你問飯店能不能把飯菜送到家,那此時雙方就是在商議服務和交易地點,如果雙方認可,交易成立。擦鞋也是這個道理。

  網友也並不見得是真正關心那位擦鞋婦女,而是在拿自己早已匱乏的同情心強行澆灌別人。即便在當事人本人看來,這事也不見得涉及到有辱尊嚴的層面,許多的事實已經表面,網友不過可能是再一次借同情弱者來澆心中的塊壘。

  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擦鞋女毛娟蘭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憑良心説,因為天冷他才坐進車子。”毛娟蘭表示在交易之前雙方商定了服務地點:警車裏。“他是先下車找我擦鞋,但那天天冷,風也大,他説太冷了,問我坐在車裏行不行,我説可以的。”

  在接受擦鞋服務的同時,擦鞋者蹲著,被擦鞋者坐著;或者被擦鞋者叼著煙、翹著二郎腿,這只是形式上、觀感上的不平等,而真正判斷平等與否的,其實是是否付費,是否無理要求提供非付費包含的服務。如果沒有,警察給錢擦鞋,完事一拍兩散,有何不可?普通人叼著煙聊著天,吃著飯喝著酒擦鞋,為何普通人可以而警察不行?難道大媽一邊擦鞋,警察也一定要蹲著,一邊跟大媽促膝而談,噓寒問暖。擦完了再來一句:“同志,您辛苦了,我作為人民公僕也給您擦一次鞋?”

  擦鞋營生,就如同織席販履、販夫走卒、引車賣漿,本身就是一種市場的需要,是一份正當存在的職業。事實上,即便是執法人員,伸腳擦鞋也沒什麼可以上綱上線的。把鞋給他擦,也不是在憐憫和施捨。相反,倒是這種“尊嚴敏感”隱喻著一個信號:自己本身就把“擦鞋的”當作一種"不體面"的工作,所以你覺得無論是坐在警車上,還是坐在凳子上,誰接受擦鞋服務誰就是“大爺”。擦鞋者低頭細緻幹活,儘管一次只賺一兩個鋼兒,但沒有向社會伸手、沒有坐而待養,勤勞致富,本身就是一件很有尊嚴的事情。

  端盤子洗腳按摩擦鞋捶背等等服務業由於長期被當成資本主義的尾巴,以及階級壓迫的典型被唾棄已久,普通人一直以來被灌輸“讓人服務就是壓迫別人”的道理,解放從事服務行業的無産階級的語境下也必然蘊含著其低人一等暗示。所以在普通人的在職業等級預設中,以擦鞋者為代表的服務業從來都是位於最底層的。

  但事實上擦鞋是服務業的一種,更是擦鞋匠們謀生的手段。擦鞋匠憑自己的勞動賺取錢財,客人依據其提供的服務給付相應的報酬,這是基於平等和自願原則進行的公平買賣關係,與尊嚴沒有任何關係。與其説當事警察踐踏了擦鞋女的尊嚴,倒不如説是我們從心底裏就鄙棄擦鞋這個行業,我們本身就認為擦鞋匠是沒有尊嚴的,一直都是我們的價值觀在蹂躪著擦鞋匠們的尊嚴。

  譬如,如果駕乘人員是開著車擦鞋,不熄火就停在路邊,顯然就有浪費公務支出的嫌疑,畢竟擦鞋屬於“私活兒”;又如果這車停在不該停的路邊,影響了道路交通安全,則涉嫌違法停車。當然,相關部門回應説"駕乘人員也不是公安民警",那麼,接下來還有必要解釋公車私用的疑問。但這一切的一切都與“老太爺”和“窮苦人民”這齣劇無關。只要交易中沒有公權力介入,那就能堂堂正正的接受擦鞋服務。

  警察擦鞋照只是權力濫用的投射,這幅畫面恰恰將現實中的不平等完美的體現在了構圖之中。換句話説,這副照片只是一齣話劇,話劇講述了一個老太爺如何欺壓底層勞苦人民的故事。但即使觀眾被話劇感動,觀眾應該反思的也是話劇所體現的“中心思想”,而不是上臺毆打老太爺扮演者。同理,警察擦鞋照裏的警察只是一齣權力肆虐劇中的扮演者,他是無辜的。

  我們有世界上最純真、最嫉惡如仇的內心,有世界上最高尚、最偉大的道德,我們還有一群敏感而又脆弱的尊嚴帝。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