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賣菜難”傷了菜農心

時間:2011-11-10 10:22   來源:大眾日報

漫畫/唐春成

  據媒體報道,近來,內蒙古、青海、山東等省區的馬鈴薯、大白菜、生薑等不僅價格大幅跳水,而且遭遇了“賣菜難”,許多應當上市的蔬菜,堆在菜田裏。比如,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大白菜,在山東、甘肅等地就遭遇了“寒冬”。山東多地大白菜批發價格已經降至9分至2角一斤,相比去年同期5角左右的批發價,降幅超過50%;據萬達期貨油脂油料産業專員馬玉龍對記者説,“甘肅的大白菜、馬鈴薯都賣不出去,考慮到運輸成本,很多人去聯繫但沒人接手。”

  在居民收入日益增多、蔬菜價格日益上漲的情勢下,大白菜價格太低,跌得太狠,實在是對大白菜本身,尤其是對大白菜菜農的一種傷害。那麼,大白菜為何淪為“白菜價”?據悉,原因在於兩個方面:其一是今年氣候適宜,大白菜普遍大豐收,造成白菜價格的下跌;其二是運輸成本高,蔬菜賣不出去,再加上目前溫度較高,蔬菜的新鮮期有限,為了防止爛掉,菜農們不得不“揮淚大甩賣”。

  對菜農們來説,種植蔬菜是他們保障生活的基本要素,他們最需要的就是産銷兩旺。而現在的市場環境下,農業生産資料價格都大幅上漲了,比如,以前一袋化肥五六十塊錢,現在好點的化肥都要200塊。此外,農藥、種子、人工成本也在不斷提升,對菜農來説,他們的生活、他們的蔬菜生産已經相當不易。如果自己辛辛苦苦種植的蔬菜賣不出去,爛在地裏、砸在手裏,一年的心血付之東流,甚至還賠了本錢,將更加影響菜農來年種植蔬菜的積極性。而這恰恰是需要政府予以政策扶持和指導的。

  筆者以為,雖然蔬菜市場自有蔬菜市場的經營規律,但是作為老百姓“菜籃子”的需求,對於蔬菜市場,我們的政府部門還需科學調控,採取特殊政策對待。特別是如何指導菜農分析市場,如何解決賣菜難的問題,都需要政府出主意、想辦法,並提供指導性、幫助性的舉措。如果這邊菜農面對蔬菜大豐收産生了喜悅之情,而那邊又面臨賣不出去爛在地裏的尷尬,産生了憂慮、擔心之情,豈不是對菜農的一種心理折磨?豈不是讓菜農們更加寒心、更加無所適從?豈不是將造成蔬菜資源的巨大浪費?

  所以,對於蔬菜市場,政府部門還要多上些心,多采取些服務菜農的措施,有效解決“賣菜難”的問題。比如,當地政府是不是應當主動“出擊”,幫助菜農聯繫買方市場?是不是加強與大城市的溝通聯繫,開闢“蔬菜綠色通道”?等等。如果城裏的蔬菜貴,市民頗有意見,而菜農的菜又賤的賣不出去,砸在手裏,只能説明我們缺乏蔬菜市場的調控意識和手段,只能説明蔬菜的流通環節不通暢,這個“矛盾”不解決,或許,等待的結果將是市民、菜農都有一肚子的“怨言”。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