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工作日的早上7點至8點,你要去北京城鐵5號線最北邊的始發站乘車,那你絕對稱得上是太不幸了。接近始發站的幾個公交車站,從每輛車上蜂擁而下的人們,宛如小溪匯聚成河,堅定地奔向同一個目的地。很快,人流被一道堤壩攔住,這道堤壩,名叫天通苑北站。
天通苑北站門口外,鐵柵欄圍起曲裏拐彎迷宮般的通道,阻滯人流。經常,由於人流過大,下泄的通道不堪重負,堤壩的閘門還會暫時關閉——這就是所謂的“擁堵時段”的管理措施。如今,這樣的管理措施,又將被另一條主幹線八通線所採納,在“擁堵時段”,八通線通州北苑站,將採取站外設圍擋、分流、截流、甩站等限流措施。
可以想見,當被截流、甩站的時候,人們的心情會是何等焦灼。但于北京地鐵的擁堵而言,這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據報道,目前,北京地鐵路網高峰常態需限流車站已達25個,涉及站點,均是溝通東西南北的關節之處。論服務,北京地鐵算不上全國第一,但論效率,全國顯然無出其右者。高峰時段,北京地鐵的發車間隔不足兩分鐘,這個水準,恐怕在世界上也能拿冠軍。
運載效率如此之高,儘管對北京地鐵有怨言,卻也不好再多説些什麼。就解決大城市的交通擁堵而言,北京可算是威逼利誘、軟硬兼施,使盡了渾身解數。限購、限號、限牌,修路、架橋、延長公交的運營時間和里程、增加站點和車輛,時不時的,徵收交通擁堵費、地鐵票價根據人流狀況實行浮動,也會被提及。這些措施,有的已經實施,有的尚未實施,但即便全部都用上,對於緩解交通擁堵,也起不到太大效果。
北京車輛限號行駛已經實施了不短時間,交通部門的報告説是挺有效果,擁堵時間減少了不少。我相信有關部門的數字並不全都是瞎寫出來的,但對擁堵得到緩解沒太大感受,也絕不是人民群眾睜著眼説瞎話,而是靠堵在路上得出的結論。
北京地鐵票兩元,而且是通票,公交車0.4元。這個價格,全國可是最低的。其用意,就是依靠價格吸引人們更多地放棄駕車,公交出行。這樣的價格杠桿,當然把很多人給撬到公交上去了,但私家車依然足夠把道路給堵死。
交通擁堵不僅是大城市獨有的現象,已經呈現向二三線城市蔓延之勢。從這個角度來説,北京是全國的標本和縮影。至於其他地方是否能夠以北京為鏡鑒,説實話,我比較悲觀。當前的官員考核機制,支援“三年大變樣”,並不支援慢工出細活。
要怨,就怨北京的人太多吧;要怨,就怨城市規劃太扯淡吧;抑或,還可以從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甚至權力與金錢關係的角度,思考為何北京這麼有吸引力。在京津冀地區,北京好似一個雖微小卻力量巨大的黑洞,把周邊乃至全國的人、財、物不斷吸進來,以至於圍繞北京出現了個人口眾多的貧困圈。些微之地,總有承載的極限;螺螄殼裏,終究做不了宏大的道場。當經濟、文化、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和配置不再宏觀的虛幻設想,需要思考的是,為何這些現實的需求,還依然在口頭上。